一场殿试,一直考到傍晚才结束。
“老周,那贡士如今已交卷了,你先才下去看他试题,可发现什么了?”看顾兰亭离去,杨寅这才想起来问周勃。
“没想到他竟然还写完了,先才我可不是看他卷子,我是看他叫什么名字。”
“你看人名字作甚?”
“不不不,我还看他的样貌。”
“这又是为甚?”
“皇上登基三年,到如今后宫还空无一人,我这不是着急吗,那贡士生得花容月貌、神清骨秀的,万一皇上是个……”万一皇上是个断袖,万一皇上看上他了,这大顺的江山该如何是好?
“打住!你个糟老头子,皇上都几次三番叫你注意言行举止了,你怎的还不长记性,如今还议论起皇上来了!”杨寅严肃起来,厉声打断了周勃。
“我这……还不是……还不是为了国家考虑吗,皇上年少气盛却不近女色,你就不担心吗……”周勃悻悻的,语气弱了下来,吹胡子瞪眼儿地,仿佛受了委屈似的。
“……那贡士叫什么名字?”
“顾兰亭啊!”
“原来是他。”原来是曲水流觞那日皇帝说的妙人,点中自己心思的妙人。
“怎么,你认识?”
“不认识。”
“你才是个糟老头子,不认识在这儿说什么说。”
周勃袖子一甩,仰着头大步走了,他真是不想再搭理这个不明所以的太傅了。
顾兰亭交完卷子走出太和殿时,红日已落入西山之后,天边正浮出晚霞。滚滚红河铺天来,与这红墙黛瓦融成一色,分外绮丽动人。
她知道柳还行早已交卷回客栈去了,便决定一个人乘着暮色回去。
只是还没走几步,便见一个小太监提着一盏灯笼,到了自己面前。
“公子,天色已晚,小人给你照路。”
那公公微低着头,神色和语气都是极恭敬的。在宫里人生地不熟的却有此待遇,让顾兰亭不禁有几分受宠若惊。
“不敢当不敢当,这位公公,我自己来就好。”
“哪里,指不定明日公子就金榜题名,便是那状元郎了。为你提灯,是小人的荣幸。”
“那就借公公吉言了。”
顾兰亭也不再推辞了,由那公公领路,带着自己一路到了宫门。太监不能私出宫门,那公公临行时便将那灯笼给了顾兰亭。
“公公慢走,这一路劳烦公公了。”
“无妨,无妨。”
顾兰亭心情愉悦,并不欲去探究那公公给自己领路是为了什么,因为她看他眼神清明,想他是出自善意才有此行。
人若是心情好,便总会愿意去想一些好的东西,便会觉得自己遇到的人都是善良的。
顾兰亭回到客栈时,正遇到柳还行摇摇晃晃地打着灯笼出来。
“兰亭,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要去接你呢!”
听柳还行说话断断续续的,顾兰亭近身一闻,竟是满身的酒气。果不其然,他又喝酒了,喝的还是那天那坛寒潭香。
“唉,也难为你这呆子了,喝醉了还能想起来我。”
顾兰亭这次倒没有出声批评柳还行,而是接过他手里的灯笼,扶他回了客栈。
她没注意,柳还行手上的灯笼是她上巳那晚对对联的奖品,上面画着火凤。而今晚那公公给她的灯笼,上面画着游龙。
两只灯笼形制一模一样,正是一对儿。
顾兰亭把柳还行扶到床上睡下,顺道把桌上那坛还未喝完的寒潭香拿走了,她要藏起来,不叫他喝了。
喝酒伤身,喝酒误事。喝酒易惹美娇娥,喝酒总多麻烦事。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
1.殿试流程参考明朝科举流程。
2.殿试是管早中晚三顿饭的,此处未做赘述。
3.殿试试题参考《光绪丙戌殿试策问题目》。
4.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即《大学》 中的八目。格致诚正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为修身修心四道,内外兼修之后,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
*^O^修齐治平,便是兰亭以后要与李勖一同做的事情。^O^*
(咳咳,太保周勃就是……怼天怼地怼空气,偶尔还怼怼自己那种人,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