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问问翰林院_作者:夏木语冰(39)

2018-10-31 夏木语冰

  覃学士的语气瞬间又冷了几度,众人有些不敢说话。

  “回答人,因近日顾大人和杨大人在整理典籍,藏书库白天开着,都是晚上才上锁的。不过,昨晚顾大人整晚都在藏书库整理,书库倒是没锁。”半晌,直堂吏王义恭敬地答道。

  众人都看向顾兰亭。

  “哦?那顾大人昨晚可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覃辉看向顾兰亭,眼睛里俱是寒光。

  “回学士,下官并未发现。”

  “那你们倒是说说是谁偷的,难不成是监守自盗?”覃辉还是盯着顾兰亭,他真想戳破她那一副从容淡静的样子。

  “回……回学士,顾大人初来翰林院的那一日,曾去过藏书库,还看过那本金刚经。当时我还阻止他,不让他拿走。”这时,一小吏战战兢兢地答道。顷刻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顾兰亭。

  “对此顾大人你有何说法?”

  “回学士,下官确实看过那本金刚经,但并没有想拿走,更不会行窃。”

  顾兰亭语气不卑不亢,脸上看不出一丝慌乱的样子。见她否认,一时厅上陷入了寂静,谁也没有说话。

  杨遇安正准备开口为顾兰亭说话时,覃学士先开口了。

  “罢了,大家都好好站在这里,王义,你带人去搜一下编检厅各位大人的书案!”

  王义此人颇为刚正,从来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翰林院众人都知道,所以派他去最合适。

  不多时,王义回来了正厅,手上还捧着几卷书。

  “学士,金刚经找到了。”

  “在何处找到的?”覃辉边问,边去查看那《金刚经》是否完好。

  “在……在杨编修的公案上。”

  竟然是杨遇安?众人都吃了一惊,纷纷看向杨遇安,杨遇安此时也是一头雾水。

  “王义,你是否看错了?”覃辉自然知道王义不会看错,他问一句,不过是表示他不相信杨太傅的儿子不会做窃书之事。

  “回学士,小人没有看错。”

  “这……杨编修作何解释?”

  “回学士,我从未见过这本金刚经,并不知道它为何会在我的公案上。”

  大家自然是不相信杨遇安会窃书,且不说杨遇安君子品性是声名在外,满京皆知的,再说那太傅府藏书数万,犯不着儿窃书。

  “既然出现在了杨大人的书案上,肯定是我们翰林院的人当中谁拿的,窃书者速速站出来,不然休怪本官板子伺候了!”

  听得覃学士呵斥,大家一片惶恐。却有几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顾兰亭。他们觉得就是顾兰亭拿的,放到了杨遇安的公案上是想陷害他。

  不多时,如芒在背的顾兰亭站了出来。她俯首作揖,缓缓开口。

  “禀两位学士,下官有个法子可以将那窃书之人揪出来,不知两位可否容下官一试?”

  “你且试试。”回答顾兰亭的是姚学士。

  顾兰亭点头,不紧不慢地开口,边说话便看向众人。

  “大家都知道,我们翰院这本《金刚经》,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著的原本。姚秦至今已过数百年,经书经岁月也有所磨损。朝廷为了除虫防脆,便令维护之人每月熏以白檀。这白檀原是来自高丽的贡品,素有奇香,且尤好依附于发肤之上。人若沾之,则三天不绝其香……”

  顾兰亭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往厅下众人中走去。她话音落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凶手。

  “不知这位兄台,你闻你的手干什么?”顾兰亭眼神冷冽,声音更冷。

  “我……我……”被顾兰亭问话的是个杂役,此刻已吓得跪了下来,他一直摇着头,头上满头冷汗。

  看这情形,大家都明白了,这杂役八成就是窃书之人。

  “李六,说,是不是你偷的书?”众人窃窃私语之时,覃学士喝问道。

  “大人,我不是……我不是啊……”李六拼命摇着头。

  “李六,本学士劝你还是把偷书的来龙去脉从实招来的好,你若老实,咱们翰院的人还能宽容一二。不然上报了朝廷,那就是掉脑袋的事儿了。”

  覃学士语气缓和了一点儿,可李六还是摇着头,他已经开始发抖了,可就是不承认。

  “来啊,押他去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