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倾城像是根本没有听见海东皇帝的话,呆呆地望着白书夜。
她根本没有想到,这个时空除了她以外,竟然还有别的穿越者!
白书夜却不给她装傻充愣糊弄过去的机会,不怀好意地提醒她:“凤游皇帝,海东皇帝刚刚问你这些诗词都是你做的吗?”
凤倾城这才回过神来。
她之前是以为这世上只有她一个穿越者,而且这个时空也没有她那个时空里的历史人物,所以有恃无恐,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借用别人的诗词会被拆穿。
刚刚才说拿别人诗词冒充自己作品是不齿之事,她现在承认,岂不就是当场自己打自己的脸?
“当然是朕做的。”凤倾城只能硬着头皮道,“不知阁下是从哪里得知朕做的这些诗的?”
她现在骑虎难下,只能撒谎一撒到底,对方就算知道这诗不是她作的,在这个时空也没有证据。
白书夜早就知道剽窃前人作品说成自己所作然后震惊世人装逼炫耀是穿越文里主角常用的经典套路,而且往往还剽窃得理直气壮,就是偷了抄了又怎么样?反正又没人知道。
不过凤倾城这种明明已经被拆穿,还死不承认打算一扛到底的,无耻到这种程度上,也刷新了他的认知。
“从初高中语文课本和李太白诗集上面。”白书夜笑眯眯,“我记得这些诗词的作者,都是一位名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人誉为‘诗仙’的大诗人。凤游皇帝难道就是这位诗仙李白?”
凤倾城的头皮更硬了:“不是,朕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什么诗仙李白。”
“哦……”白书夜拉长声音,“那看来是这位李白冒充了凤游皇帝,把凤游皇帝的诗作都算成是他的了。既然凤游皇帝才是这位真正的大诗人,我们今日能得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凤游皇帝诗才如此惊艳,刚才也说今日吟诗作赋是助兴图乐,理当多做几首诗,给我们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外面花园里那株垂丝海棠开得正好,能不能请凤游皇帝以海棠为题,即刻赋诗一首?”
凤倾城背后有冷汗隐隐冒出。
她知道白书夜现在在拆她的台,故意指了海棠要她作诗,因为李白根本就没有写过什么以海棠为题的诗词,她要用也无从用起。
她脑子里飞快地把其他诗人词人写海棠的作品都过了一遍,但其他人的风格跟李白差距迥异,别说海东皇帝这种精于诗赋的,就是一般的文人都能察觉得出来不对。要她自己做,当然是更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办法,眼下她只能强行拒绝:“朕刚才已经做了一首诗,现在没了这份兴致,吟诗作赋需要兴之所至,勉强做出来的诗也未必是什么佳作。”
这个回答已经十分牵强。因为以李白这种程度的奇才来说,文思如泉,七步成诗,有人邀他写诗,他洋洋洒洒随笔就能成篇。
这种场合上邀请人作诗,一口拒绝是很失礼也很不合常理的事情,就连大晋皇子都勉勉强强做了一首诗出来,凤倾城这种有诸多惊艳之作的“大诗人”,坚决不肯作诗就更显得奇怪了。
海东皇帝第一次遇上这么高的诗才,其实很想听凤倾城继续作诗,见凤倾城拒绝,也觉得莫名其妙。但凤倾城凤游皇帝的身份,这是她的自由,他总不可能逼着对方作诗。
白书夜却一点没有善罢甘休的意思:“凤游皇帝不肯作诗,那我请教凤游皇帝一些问题应该可以吧?《侠客行》这首诗里面,有这么几句‘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应该是用了两个典故,但这典故到底是什么典故,能不能请凤游皇帝解释一下?”
这些典故都是白书夜那个时空里历史上的典故,这个时空对此一无所知。海东皇帝也正觉得不明其义,问凤倾城:“朕也十分不解,凤游皇帝用的这典故是哪一国什么朝代的事情?”
就算不作诗,解释一下大家都不明白的典故总可以吧,这要是再拒绝,也太说不过去了。
凤倾城这次的确没法拒绝。但她一时间还是答不出来,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这两个典故的详细内容!
她在穿越之前是个杀手,本来就不是专研文学的。这些诗词都是她少女时代所接触,能记下来已经是靠着她非凡的记忆力,很多都是强记硬背,只了解大概意思,知道什么样的诗词可以用在什么样的地方,这就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