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煎熬了半个月,已经成为太上皇的重景帝终于姗姗来迟。
他一进京,诸臣工就得了消息,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松了口气。
重景帝面沉如水,他看上去削受了一些,许久不见的镇国公护卫在身侧,脸色也挺难看的。
荣华公主一见到重景帝,一直强撑着的冷静彻底消失,她悲鸣起来:“父皇!!”
她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自家父亲面前,重景帝看到女儿憔悴的模样,心痛极了,他一把抱住荣华公主:“阿姽,为父在你身边。”
荣华公主失声痛哭,不能自已。
重景帝一边扶着女儿,一边问太医:“情况如何了?”
太医嘀嘀咕咕了一大堆,重景帝不耐烦,他看向镇国公,镇国公点点头,大踏步走到床榻前,握住了泰安帝的手腕。
过了一会,镇国公的表情有点微妙。
他转身对重景帝说:“昭儿的情况有点复杂,一时半会是无法清醒过来的。”
简而言之,就是植物人状态,期待他醒来就好像中彩票。
宰相谢平川听到这句话,表情变了几变,随即他一撩下摆,跪在了重景帝面前。
“陛下!还请陛下重登大宝!以安天下之心!”
☆、第72章 为帝
“还请陛下重登大宝。”
面对朝臣的跪请, 重景帝面色难看, 他哼了一声:“着什么急,朕又不是死人, 都先去将赈灾的事弄好!”
“朕不过去西域跑马, 回来就发现朕的京城居然被你们搞没了!”
重景帝一腔怒火全发泄在朝臣身上了:“你们真行啊!!”
所有朝臣都跪着不吭声,荣华公主反而擦了擦眼泪, 她上前轻声说:“父皇,自从地动后, 诸位臣工都未曾休息,连夜调集各种物资, 安排种种赈灾条目,若没有他们协力,京城也没可能这么快清理好。”
她柔声说:“父皇,皇位不定, 天下不安,朝臣们上奏谏言也是为楚朝好,您若是心烦意乱,不能一时决定, 不妨再等两天, 也许、也许阿兄……”
荣华公主一边说着, 一边给下面的朝臣打眼色。
谢平川连忙道:“殿下所言甚是, 是臣等太过惶恐, 是以心神不定, 还请陛下赎罪。”
重景帝憋了一肚子火, 一甩袖子:“行了,你们先去前朝吧。”
朝臣们立刻麻溜地起身离开,一时间殿内只剩下了寥寥几人。
重景帝坐在上手,他冷着脸:“和朕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荣华公主低低地嗯了一声,上前一步,半跪在父亲身边,将脸贴在父亲膝盖上,仿佛从此得到了极大力量一般。
她轻声说起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事。
与此同时,朝臣们三三两两地凑到了一起,大家表情都还沉得住,就是偶尔会交换一两个异样的眼神。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泰安帝登基后自然会提拔一些新人,一些老臣也琢磨着告老还乡的事了。
原本今年年后就要改元,改元后新帝恐怕就会实施一些新政,并开始对老臣动手,能用的继续留,尸位素餐地准备滚蛋,想告老的可以递折子,想继续干的就过来表忠心……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在这场地动中彻底烟消云散。
若是重景帝重新登基,那此前上折或者得了暗示开始调查一些事情的朝臣就完蛋了。
也有人悄悄地讨论着:“长公主太活跃了。”
然后就被不少人拉着说:“难道要皇后活跃吗?”
皇后出身勋贵,若是真让勋贵得了权势,看皇长子祁昱的年纪,未来最少十五年都将是吴氏的天下。
于是大家都默契地不再讨论长公主插手前朝于理不合这种事来,哪怕是当初嫌弃荣华公主的翰林院学士孙景,也只是叹息一句泰安帝天不假年,其他的没再说什么。
毕竟长公主和皇后相比,还是长公主靠谱一点,更何况长公主姓祁啊!
京城中暗涌连连,不少人心中都惴惴不安,也幸好京城被淹了一半,又塌了一半,京城百姓根本没功夫去管朝中八卦和皇室变更,先自救要紧啊。
不过京城毕竟是整个楚朝的中心,虽然受灾严重,但诸朝臣共同用心,大约一个月左右,废墟就彻底清理完毕,受灾的百姓也得到了妥善安置,恰逢春日到来,京城人也多了一丝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