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参军_作者:蜀山卧月眠霜(53)

  陆南生神色微变,赶紧在离容跟前跪下。

  “哎呀!”离容见他跪进了一滩泥水里,很懊恼自己怎么这么猴急,早知道就等进了他军帐再说圣旨的事。

  “皇上让你做兵部尚书,今秋赴任!——快起来吧。”离容自行删减了无用的缀语和铺垫,直接说了重点。

  陆南生惊讶地抬头,却见离容俯身为他撑着伞,另一只手把圣旨递到了他眼前。

  他接过卷轴,起身,自己展开看了一遍,才确信刚才自己没有听错。

  “是王爷表荐你做兵部尚书的。”离容解释道,“他说你在江淮间御寇有功,考虑到兵部尚书一职自卢洵退位后就一直空悬,便提议让你去做。我本想着这事太不靠谱,就没跟你提起。没想到,隔了这么久,长安的圣旨来了——真让你做兵部尚书!……”

  离容把“我的天”三个字咽了回去。

  陆南生笑了笑,没有说话,伸手去握离容的伞柄。

  “诶你干嘛,这是我的伞!”离容不肯撒手。伞是万弗萱送她的,很贵。

  陆南生当然只是想帮忙撑伞,并不是觊觎伞的贵重。他哭笑不得,道:“你这么矮,帮我撑着很费劲吧?”

  “我矮也用不着你帮忙!”离容踮起脚气吼吼地说了一声,才发现两人的对话跑题了,“对了,你怎么还是一副淡定的神情?别装了,高兴就笑啊,激动就吼啊,惊讶就瞪瞪眼呐!是兵部尚书!兵、部、尚、书!你知不知道,推荐你做兵部尚书的折子还是我代笔的。我写的时候都在想,怎么可能……”

  “不奇怪。”陆南生缩在离容伞下,一边引她走向自己的营帐,一边说,“王爷想把我这个烫手山芋扔去长安,没有高官厚禄做诱饵,我怎么会肯去?如今军政大权由高义独揽,所谓兵部尚书,是有虚名而无实惠。恐怕高义也想找一个在朝廷根基不深的人来担任此职,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碰巧有人上表推荐,推荐者还是一向与他不睦的宗室王亲,他当然会同意——管我有没有实际的功勋,有没有运筹帷幄的才能?反正只要他不会受到实在的威胁,还能表明自己并不仇视宗室的态度,就够了。呵,也是卖会稽王一个面子。”

  这一番话说完,两人已掀帘入帐。离容频频点头,心想官场的门道真不是三两天能学透的。

  “可是你要是去长安做官,你手下这两三万人可怎么办?”离容问。她已把伞收了,小心翼翼地搁在墙角。

  “我不去。”陆南生简短地答道。

  离容愣了一会儿,很快,她就明白了陆南生做此决定是必然的。王爷不知他的抱负,高义也不能越过千山万水路看出这个江北匪首的心气。

  “那你是不是得写个奏章推辞?”离容走到在营帐正中的矮几边,从那一堆地形图中翻出一张空白的纸,把它铺在了最上面。

  陆南生在她身旁坐下,问:“王爷想让我去长安做官,你身为他的僚属,难道不该再劝我一下么?”

  离容心中认定江淮之间需要陆南生的军队,对她来说,这一点的重要性似乎胜过了直属上司会稽王的安危。听说陆南生不去长安做官,她可以说是求之不得,完全没想到还要为萧馥做说客。

  “那我……”离容心情矛盾之际,却发现陆南生正用逗弄人的眼神看着她,才反应过来陆南生不是真要她劝他赴任,而是在嘲笑她的失职。

  她正想解释自己的用心,却听陆南生抢先说道:“陆某是否可以理解为,其实你不愿陆某赴京就任?你知道朝廷之所以将陆某当回事,只是因为陆某手下有两万流民。失去了这两万流民,陆某就什么都不是……”

  陆南生热切而又克制的目光,生生地把离容看脸红了。

  他继续说道:“孤身入长安,最后不过成为朝堂上的点缀,甚至他人爼上鱼肉……陆某是否可以理解为,崔小姐不愿让陆某赴京就任,是在为陆某考虑?”

  离容左看右看,好想先挖个洞躲一会儿。然而帐中空空,只有矮几和铺在地上的一张兽皮,全然没有可遮蔽她的东西。于是她只能屁股往侧边挪一尺,拉开与眼前人的距离。

  “你——把我想得太好心了。我只是觉得你的才学见识在我之上,你打定的主意,不会因为我的劝说而改变。”离容两手一摊,“我只负责运粮和宣旨,劝说这么难的事情,自有刺史府的其他能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