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音轻叹一声,听着父亲在一边喜气洋洋地看过朝廷的赏赐,心不在焉地应了几句。
翌日。
“什么!”顾谦猛地站起来。
云管家道,“通平送信过来,何大人已经下狱了。”
顾谦急忙拆开信,信不过短短一页纸,他却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又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怎么会这样?再派人去打听。”
书房的灯火彻夜未熄。
顾谦枯坐在书桌旁,愣愣地看着跳动的烛火。
何知府已经下狱,万一牵扯到自己,该如何办?
当年外放之后,他辗转几地,虽不过一个小小县令,但有幸能保住官位,也是受了那人的关照。只是再无存进,他心有不甘,于是就……
天明之后,顾谦终于写了封信,“云管家,你亲自把这封信送到南都。”
*
穆骏正在书写,侍从静立在旁边等候。
过了一会儿,穆峻放下笔,侍从把信递过来。穆峻拆开信封,一目十行,看完道,“秦阑怎么说的?”
“回禀郡王,秦阑已经在容家军里面担任了个校尉。”
“西南事情已经了结,你安排下行装,明日便启程回京。”穆峻吩咐道。
“是。”
夜已深。穆峻回了房歇下。
烛火跳动之中,他似乎又回到了水底。他伸展手臂游动,突然有人从后面轻轻搂住他的脖子。他转过身来,那温软的身子搂住他,在水里轻轻摇摆,两人宛如水草,缠绕在一起。
穆峻醒来,这是第几次做这样的梦了?
“公子,您喝水。”睡在外间的灵儿起来,倒水给他。
穆峻喝完水,将水杯递还给灵儿。灵儿将其放到茶桌上,又上前来,跪在榻前,仰头低声道,“公子!”
穆峻注视着她娇嫩的容颜,鸦鬓双髻,耳边垂下来两枚碧玉葫芦,碎发贴在颈边。
他静默了片刻,道,“灵儿,你下去吧。”
灵儿双眸垂下,起身退去。
穆峻没了睡意,起身走到窗前。
迄今为止,一切进展都很顺利。虽然也有不少变数,但只要能在掌控之中,那就不是问题。
他望着窗前明月,伫立许久。
*
这日,小舅舅从广阳发出的信件送到了别院。信里面恭贺顾音得封县主,询问顾音是否愿意上京,他在京城里面有一处府邸,让顾音上京来游玩,也可以拜见下旧时亲友。
顾音看完信,有些意动。在西南呆着十年,所见甚少。再者,要查安王府之事,本也想要去京城。“既然如此,我们就去京城吧。”她定了主意,吩咐张嬷嬷她们准备起来。
“好巧,我也要回京,我们一起吧!”小侯爷听到消息,上门来,笑道。
暑气已退,天气渐凉。
小侯爷、顾音、方大夫一行人相约在通平会面出发。此去广阳约有一千里,路上需要一个月左右,顺利的话能在九月到达广阳。
方大夫仍然是一架马车,三人的行装较少,只是增添了几十本书册。方茵说起等回京以后,整理完书稿,父亲就准备潜心著书。
小侯爷准备了两辆马车,他本来打算带着侍卫三人骑马走的,因为打算同行,便也置办了马车,请了两个车夫,一辆坐人,另一辆里面堆了不少淘捡来的东西。
顾音一行十个人,三辆马车,她和冬儿、飞红、张嬷嬷一辆,小卓哥、林梧和其他几名侍卫一辆,另一辆带了些用具。因为去京城可能要住上较长一段时间,顾音便把小舅舅给的人马都带上了,没必要再留在武乐。张嬷嬷的侄儿留在别院,别院的房契顾音已经拿到了。商定如果以后定居京城,便再让张勇他们进京来。
一路上行程不赶也不缓,每日行约百里路,到了城里便找客栈投宿,较为荒凉的地方便找驿站住着。
行了五日之后,在梅州遇到了定郡王一行人。
他本来走在前面,因有大儒在梅山书院讲学,于是便在此停留了一段时间。
于是便又结伴而行。
第29章 燕夫人
这日,行到了冀州,再往前五百里,便能到广阳了。
冀州以西一百里,是涂山,方大夫的老家。方大夫说要回家处理些事情然后再上京,打算带了徒弟和女儿先去涂山,然后再转道进京。顾音、小侯爷和定郡王一行在冀州停留了两天,然后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