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又走了十日,这日,官道渐渐宽阔,来往的人也开始络绎不绝。
定郡王的车马在前,小侯爷这两日都是骑马前行。顾音的车队在后面。
顾音挑起车窗帘子,往外看了看。
小侯爷驱马到了马车边上,笑着道,“我们快到了。”
顾音看了一会儿,便把帘子放下来。张嬷嬷看了看,没说话。
又走了半个时辰,到了广阳城下。
眼前的广阳,与梦中所见别无二致。城墙高三丈,永定门下,排队进京的人约有一里地。
众人从左边的队伍进去,不过寥寥几人,原来是供达官贵人们出入的。
顾音等了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马车便重新动起来,听到前面定郡王在跟人说话。
“世子,请!”
“好!如此便明日再见。”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接着听到打马远去的声音。
众人穿过城门,便看到有些人在旁边张望等待。
一个中年人,身穿苍青色长衫,面容儒雅,带着一个小厮,牵着两匹马候在旁边。看到定郡王和小侯爷的车队,见后面还有几辆马车,便迎上前来,道,“敢问可是永安县主的车驾?”
小卓哥坐在车头,跳下来,说道,“正是。请问您是?”
那人拱拱手,自我介绍道,“我是穆将军府里的管家,鄙姓文。受老爷的嘱托,在此迎候县主到来。”
原来是小舅舅在京宅子派人过来。
林梧已经出了马车,笑道,“文管家,有劳你出来迎接。”
顾音点点头,与定郡王和小侯爷告辞,然后让小卓哥跟着文管家往西走。定郡王和小侯爷的车往东而去。
这时候中间大道上有一个女子骑马过来。
骑在马背上的女子,身穿鹅黄色的骑装。相貌明艳动人。虽有骄娇之气,但无跋扈之态。如火焰般热烈。到了车队前,利索的勒住马缰,欢喜道,“穆哥哥,你回来啦?”
定郡王出了马车,在跟她说话,小侯爷也停了下来,说了几句。
飞红在一旁说道,“这是容将军府上的容七娘。”
这是顾音第一次看到容七娘,虽然已经从方姑娘和其他人那儿听过多次七娘的名字。
她远远看到定郡王温和的笑容,心里突然有些涩然,转头回去了。
*
车子往西边行了约一里路,往北又转了几个弯,到了一个叫鹤鸣坊的巷子。
顾音等人下来马车,见这巷子颇为幽静,文管家道,“这鹤鸣坊住着六户人家,都是朝中的官员。老爷这宅子是五年前回京的时候置办的,平日里住的也少,不过今年听说姑娘要回来,便重新修葺了一番。”
文管家带着进了府,边介绍府中情况。这是一个四进的院子。
府中人少,不过十余口人,都站在厅前等候。
小舅舅后院无人,后院本来是封着的。文管家说道,“老爷上个月已经命人收拾整理,等姑娘入住。”穆景现下去了北地,走之前吩咐文管家好好伺候。
顾音看了看,房子很是素净雅致,博古架上摆了一些物件。书柜里面放了许多书。心里头一阵暖意。小舅舅果然准备的很用心。
安顿好以后,隔日便去宗人府,把县主的相关仪制理清楚。
顾音询问是否应该入宫谢恩,宗人府道,“请县主等宫中的旨意。”
于是顾音先回来,命张嬷嬷把入宫需要的事情准备下。
在府里歇息了两日,上下整理清楚。顾音住进去以后,张嬷嬷掌着内院,冬儿在房中服侍。外院管家本来就收拾的井井有条,顾音让小卓哥跟着文管家在外面熟悉下情况。
*
这日,有人送帖子过来,是平国公府世子夫人燕氏,邀顾音到平国公府。
燕夫人是母亲荣阳郡主闺中时的密友。当年嫁给平国公府的嫡长孙,后来老国公逝世,燕夫人的夫君立为世子,燕夫人成了世子夫人。
顾音让张嬷嬷准备礼物,第二日便去平国公府拜见。
顾音带着冬儿和张嬷嬷,进了燕夫人的院子。
见中间坐着的一个女子,貌美端庄,举止从容,眼神沉静,与十年前所见依稀有些不同。背后一众女子,有三十来许的较长妇人,也有几个年轻女子,俱是貌美,陪侍在燕夫人身后,甚是恭敬。
燕夫人见了顾音,笑道,“这便是顾姑娘吧,来姨母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