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音对洛夫人的印象不深,小时候大概也就见过几次,不过周老夫人倒是常常见到,很慈和的样子,便道,“好呀,我明日就去送帖子,看她们有没有空。”
“还送什么帖子,自然是有空的,你直接过来就好了。”小侯爷道。
过了几日,顾音去宁远侯府拜见。
进门见了小侯爷的母亲洛氏,幼时的记忆又鲜亮起来。洛夫人跟十年前比,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神情更加清冷一些。有些女人似乎是天生的吸引人注意,洛夫人不过随意站在堂中,便显得风姿动人。
她对顾音也是态度很随意,道,“既然回来了,得空便过来坐坐。”
顾音应了,又听洛夫人淡淡道,“我看阿延对你很是上心。”
顾音一愣,道,“小侯爷大概还记着小时候的情分。”
门帘掀起来,周老夫人拄着拐杖,旁边一个侍女扶着,进门便听她朗声笑道,“阿音,快过来,让我瞧瞧!”
顾音上前行了大礼,周老夫人忙道,“快起来,快起来!”
她仔细瞧了瞧顾音,笑道,“果然跟小时候很像,还是这么招人疼!”
周延跟在老夫人身后进来,看着顾音跟老夫人你一样我一语地聊的高兴,他凑上前道,“祖母,您可别被阿音哄了,她呀,还是跟以前一样喜欢骗人!”
见顾音瞪他一眼,周延笑嘻嘻地上前凑趣,讲起回京路上见闻。堂上众人都是欢笑不已,顾音不经意间,见洛夫人坐在一旁,神情仍是淡然。
顾音告辞回去以后,有些莫名。洛夫人是不喜欢自己吗,还是性子就是如此?
张嬷嬷听了叹气道,“先宁远侯已经过世十五年了。听说洛夫人甚少出门,性子有点奇怪,也是正常的。”
顾音问道,“我看小侯爷跟他母亲的关系也有些疏远。”
张嬷嬷道,“这是人家的家事,姑娘就无需关心了。”倒是多嘴问了一句,“姑娘别怪老奴僭越,姑娘心里,对小侯爷有什么想法没?”
顾音一愣,怎么张嬷嬷又问,道,“嬷嬷说什么呢,我跟小侯爷是朋友呢。”
张嬷嬷见她不乐意谈起这个,心里微微叹气,看来姑娘的亲事还是要跟舅老爷和燕夫人好好谈谈。便转开话题,“姑娘让我打听的事情,有了些眉目了。”
“哦?”顾音进京后让张嬷嬷去打听安王府剩下的老仆,“如何?”
“除了跟在顾家的几个老人,舅老爷后来找到的老崔,听说,在周太妃身边,还有个叫佳玉的姑姑,依稀就是当年世子身边的玉梦姑娘。”
“玉梦姑娘?”顾音疑惑,她不曾记得有此人。
“姑娘当时年纪小,有些事情不太清楚。”张嬷嬷追忆道,“玉梦姑娘原本是跟在世子身边的侍女,当年世子和世子妃成亲的时候,避到了庄子里。过两年听说世子想要接她回来的,但不知怎的一直没有回来,后来就没有了音讯。”
看来又是一个陈年故事了。顾音听着张嬷嬷把以前的事情讲了一些。
张嬷嬷又唏嘘道,“想不到她竟然在宫里。我也是听庆王妃身边的徐嬷嬷说起才知道。”
顾音心里一动,庆王?
*
半月之后,宫里有消息传过来,称辛美人怀的是男胎。皇帝大喜,册封辛美人为昭仪,连着辛美人的父亲,从原来的户部度支司郎中,升做了户部侍郎,辛家其余子弟,亦各有封赏。
隔两日,明裕公主府的宴席,顾音也收到了帖子。
“去走动走动也好。”张嬷嬷劝道。明裕公主是凌贵妃的女儿,下嫁怀信侯世子,在京中有公主府,常常举办宴席,京中贵女皆以参加为荣。
席间,欢声笑语之中,觥筹交错,顾音应酬了几句,找了个间隙走出来。有引路的侍女接引贵客到园中赏景。
因着帝宠,公主府占地颇大,还带了个园子,原来叫做梅园的。园中有东西两池,皆为活水,假山花木点缀,虽然已到冬季,园中景色仍然不错。
顾音带着飞红漫步其中,见园中没有什么人,吩咐侍女,“你下去吧,我就在这走走。”
侍女应声退下。顾音抬头望去,见前面假山约有三丈来高,顶上有一个亭子,上书望月亭。她边走边看,到了望月亭,往下面看去,果然一览众山小,园中的四方景色都能看到。亭子边上还种了几株山茶,挡住了一面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