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毅分出了200亩田地作为祭天和族学的费用,如果有人种了秀才或者是更高,可以给予支持。但是在中秀才之前,所有人必须下田工作。崔毅回来之后,也开始跟着下田,这让整个桃花村和附近的村民都有所动。都觉得崔毅说的没有错,看看人家,都中了进士榜眼了,回家还是会干活的。
崔毅对于乡绅送他的田地有些不敢收,不过,恒娘跟他解释,这些完全可以收,如果不收,这些乡绅才会变成他可能的敌人,送这些田地和重礼,不过就是换一个,彼此相安无事的协议,你收了,那么句说明,双方过去都没有过节,以后即使有,也绝对不是故意。但如果真的遇到什么大事要崔毅帮忙,那么,这点东西显然是不够看的。而且,作为本地出生的崔毅做官,是绝对不会在家乡的。甚至有亲戚关系的人都不会分到一个地方。就比如崔毅不可能和周家在一个地方做官,如果三弟崔珣也中了进士,两个人如果都去做地方官,那么,按照本朝的规定,相隔少说要超过600里。
晚上是家宴,邹氏穿着富贵,头戴宝石绣花抹额,赤金福寿华盛。脸上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崔大河也很高兴,现在他们家也真正算是有体面的人家了。而且自己的儿媳妇是有诰命在身的,村口的牌楼就能为他们家,和整个桃花村的人提供足够的保护了。
晚上,天都黑了,月光倒是非常的明亮,兴奋的崔毅拉着恒娘去看他的进士牌楼。这个时候,恒娘才有点跟着沾光的感觉,想想在崔毅之前,崔家族谱上的第一个人不过是朝廷举孝廉当上的一个七品知县。如今崔毅可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将来随着崔毅的成就可能越来越大,带给族人、后人的影响会更深。这让恒娘想起了前世的一位同学,那位同学虽然是女生,可是一直都以家有族谱为荣,她甚至记得族谱的第一个人叫什么名字。而且,据说,族谱不是什么人都能建立的,这是血脉的传承,更是一种信念,一种无形的约束,向上的动力。当时恒娘不以为然,但是想一想,自己大哥和二哥如今就已经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了。更是约束督促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上进,因为他们的爷爷叶文达是个了不起的人。
而对于自己的儿子们来说,崔毅更是他们在科举方面无法超越的高山。即使将来崔毅在官场上没有所成,但是成为榜眼,足够风光了。不过以崔毅的年龄来说,只是科举上的成功,他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知道我为什么带你来这里吗?”崔毅围着他的牌楼,幸福的说道,
“问鼎?”鼎前问天,这是心怀大志的人,会去想,回去做的事情,这种说法,要追溯到几千年前,
“哈哈……”崔毅大笑,被恒娘捂住嘴巴,大半夜的偷着来看牌楼,这被人发现很丢脸好么?崔毅拉下恒娘的手,说道,“你真的很懂我,你知道我想什么,你知道我的抱负!我的恒娘!”
恒娘被崔毅紧紧的抱在怀里,心里想着,这样的崔毅,怕是一辈子都难得见到几次吧!够失态的。
回去之后,崔毅又拉着恒娘喝小酒,让厨房上点小菜。这一喝,就多了,之后又做了大半夜的运动。第二天,恒娘才开始和家人聊天,而来拜访的客人还不少,有许多人准备宴席邀请崔毅去喝酒。还有数量不少的人想要从崔毅这里得到指导和帮助。
不过此时,恒娘则给窦青青写信,也给外任的父亲写信,她现在需要几个能干、忠心的师爷,崔毅肯定是要下放到地方工作的,如果做县令,他就需要钱谷师爷、刑名师爷,治理地方,首先就是解决民生和刑狱方面的事情。崔毅虽然熟读律法,但是还有许多不足,就比如,他的经验不足。还有能干的仵作、衙役。要知道本朝的衙役是没有国家工资发的。都是依靠县府的收入来给小吏、衙役们发银饷。自己填补,那就会让崔毅成为朝廷的笑话,所以,发展农业,鼓励商业和手工业,是必须的手段。而刑狱方面,需要聪慧的大脑和经验,说道这个,就不得不说恒娘前世的工作了,想当年,她的工作还是很出色的。
不过,让崔毅知道自己可以一边看解剖和犯罪现场照片,还能大口吃着外卖,不知道崔毅以后对她还能不能硬起来。估计老三是没指望了。
说实话,恒娘觉得自己当警察可比当别人的兼祧媳妇更合适,也更滋润,现在的日子虽然不错,但也说不上多好。这个时代虽然不像历史课本上明朝对于女子的剥削和压迫那么强,但也绝对是男人的天下。现在恒娘活得算是不错的了。反正恒娘也想明白了,心不动,则不妄动,心不动,则不痛!不是她不想爱,也不是说她不敢爱,只是在她叶恒娘的生命当中,永远不会把爱情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