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恒娘新婚的时候,她的确把崔毅这个小相公放在心上,好好相处,他们那个时候,相处的很愉快,很和谐,他们有了孩子,生活一天天的变好了,崔毅也不是个吃软饭的人,虽然也接受恒娘的资助,但是他自己也是一个知道柴米贵的人。也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们之间出现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高墙,也许是因为出现了周氏,也许是因为恒娘的产业发展已经达到了可以左右许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这也许让崔毅这个男人从心里产生了许多复杂的情绪。而最重要的一方面,恐怕也是恒娘的步步后退,不同周氏一较长短,带着孩子远离是非,甚至到京城发展,还给两个儿子找了两个非常强大的靠山,这一切都表明了一件事情。我,叶恒娘不是非得要你崔毅不可。
不过,恒娘还是有理智的,世俗的偏见,失去父爱对孩子们的影响,这才是让恒娘制约她脚步的桎梏。不过恒娘是女人,在她的孩子没有耗尽她的母爱之前,恒娘是一切以孩子为重的,为此牺牲,换来希望的生活,很划算,很值得。
这次收到的土地,当然都是归在崔毅的名下的,这一点家里人没有人会有意见。而这段时间,崔毅也打算去看看他名下的这些地,见一见手下的佃户。要知道崔毅也是贫苦出身,如今更是珍惜羽毛,他不可能不理清自己身边的杂质,就这么放手到京城翰林院的。
送来的礼物,恒娘是不缺的,都给崔家留下了,现在是秋氏管着整个崔家,陈氏虽然有心,也有身份,但也只是能当个摆设,她的能力和心机都不行。而邹氏的年纪也大了,另外也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崔家最后说了算是先是崔大河的大房,然后是崔毅,再之后,估计就是谁出息让谁管,或者是没出息的来管。反正也不是皇位,而崔毅也没有强大到在朝中门生遍布的程度。
正文 七十八 余大妞
恒娘正在厨房忙活着给邹氏做点心,两个儿子也在厨房门口蹲守,就等着点心出炉呢!小三元对弟弟说道,
“你一会儿别抢太多,多少给小姑姑留一点,不然二奶奶就又得让二爷爷说。”
妞妞算是小三元他们的姑姑,在这个家里的位置比较特别,陈锦儿母女两个深得崔二河的心,尽管陈氏是诰命夫人,有个出息的儿子,也换不来丈夫的青眼,动不动就给陈氏甩脸子。就因为几块点心,别人送的,邹氏给秋氏和陈氏分了,自己留下一份,陈氏心疼孙子,全给了小三元和锤头,转眼妞妞就去找陈氏要。陈氏没有,崔二河就过来对陈氏一顿指责,若不是看崔毅的脸太难看,怕是崔二河还不会罢休。陈氏抱着儿子一顿哭。
崔毅回到恒娘这里,又和恒娘一顿抱怨。恒娘懒得搭理他,他自己还有两个媳妇不和谐呢!还有功夫去管别人。不过崔家毕竟不大,小三元和锤头又那么聪明,很快就知道了。
等恒娘做好了,分给两个儿子一份,端着另外一份到了邹氏的屋里,却正好看到了余长庚夫妇带着大女儿和雅娴在那里。邹氏一脸的为难。余长庚也是一脸的严肃,余长庚的妻子赵氏领着大女儿,雅娴坐在邹氏的身边。
看余长庚夫妇穿着明显比大女儿好的很多,余大妞只比崔毅小一岁,出嫁的也早,现在看着,好像三十多岁似的,看雅娴的眼神,一脸的怨恨,但恒娘就更是,还多了一丝嫉妒。恒娘笑着跟余长庚夫妇问好,然后就放下点心,坐到邹氏的对面,中间隔了一个小炕桌,桌子上不仅有恒娘刚做的点心,也有其他的点心,一壶茶。显然是有事情啊。
恒娘对徒弟说道,“雅娴,去泡一壶花茶,顺便告诉厨房,晚上做点好吃的,我记得表叔最喜欢牛肉,让厨房的人到冰窖去看看,有没有,若是没有,就去县里看看。”
余长庚很是感动,没想到恒娘还记得他的喜好,笑着说道,“不用那么麻烦。”
“这有什么麻烦的。现在香港忙着见外头的人,早就想找表叔过来吃顿家宴,不过毕竟是自家人,倒是不怕,今天难得表叔也有空,就和表婶留下了吃饭。几个妹妹也来。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雅娴毕竟是恒娘教育出来的,很明显,师傅是不想她听,这才打发她出去,也就答应着恒娘的话,出去了。
之后,恒娘又问了余家的一些家事,余长庚和赵氏也都详细的答了,说的很详细,说白了,崔家异军突起,一开始恒娘的20亩良田让崔家渐渐发达起来,之后,恒娘在外,每年给崔家的银子,都是他们想象不到的,只是崔家年年都增加不少田产,每年运出去的好酒,只有在省城才能买到,据说也是非常的金贵,在崔毅中了进士之后,崔家大兴土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崔家推到了原来不过盖了几年的砖瓦房,在原地盖起了更大的房子,甚至有专门给女眷住的绣楼,还有池塘,更是建起了那么大的进士牌楼。而余长庚家,虽然也得到了一些帮助,雅娴偶尔还会捎回来银子,但是,最多也就是富农而已,家里现在有120亩良田,还有300多两银子,大妞出嫁,嫁妆不过十两,这些年,赵氏也没有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