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说,永生道的教主法力无边,一个人能降服百万大军。
还有人说,永生道的圣女倾国倾城,她动动手指,便有天兵天将下来打前锋。
民间从来不缺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进殷七七耳中的时候,她不禁笑了起来,还好永生道的教主张未留和圣女顾雁城她都见过,不然怕真的被这些似是而非的流言给蒙了。
一行人行了两日,在一处荒野的时候,马车忽然停下来了。
殷七七在马车中听得伏生大喝一声,“什么人拦路?”
殷七七掀起帘子,只见一个铁面冷清的人物,手持长枪,骑在马背上,拦在路中间。
他长枪举起,四下里密密麻麻涌出数千人。
官兵?
伏生心中一惊,握紧手中长剑。众人四下里分散,围在马车周围。
殷七七的心扑通一跳,直觉不妙。
那手拿长枪之人,高声喝道:“本将奉征讨大元帅之命,请殷七七道长随军征讨永生道叛徒,还请殷道长即刻前往。”
“请殷道长即刻前往!”
数千人整齐的声音一出口,冷寂的空气都被震动,山林里的鸟儿都被惊飞。
伏生众侍卫听得只觉得头发发麻,这是常年厮杀在战场上的兵将才有的气势。
殷七七轻轻跳下马车,该来的还是来了。
本以为刘意轻轻接过,成全了她和李挽澜,没想到却在这里等着。
也罢,他是未来的皇帝,怎能容忍自己和李挽澜这样藐视皇权呢?没有在京都爆发,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在这里,用这样的方式,是刘意在给李挽澜,在给自己退路吗?
殷七七想不明白,她怔怔的出神,不知道下一步该将如何。
那小将静静地等殷七七回复。半晌又高声道:“元帅有令,殷七七道长法术高深,请务必前往与大军汇合,其余诸人,如有反抗不从者,杀无赦!”
说罢,手一摆,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一队弓箭手长箭搭弓,瞄准了伏生等人。
殷七七目光冷清,看着那小将,冷声道:“带路!”
那小将又摆了摆手,骑马上在前面引路,数千人涌了上来,将马车团团围在中间。
伏生眉头紧皱,心中暗急,千算万算,没有料到,太子没有在京都揭穿王爷和王妃,却在这里来了一手。
殷七七上了马车,闭目养神,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许是得到了吩咐,那小将待殷七七极其客气,一行人不疾不徐,并不急着赶路,一切但以殷七七舒适能承受为先。
消息也每日里雷打不动的传来,有时候是休息时听到的只言片语,有时候是那小将特意来禀报的。
刘意的大军已经到达建安城,城外是永生道的叛军,两军对峙,气势均是不凡。
刘意修书一封,尽述京都之事,想要劝降张未留,张未留却回书七个字:君不识人何为君。
言下之意,暗讽刘意识人不明,并非明君。
刘意气愤非常,当天便两军对垒,打了一仗。
张未留的人论起真刀真枪,不及刘意手下大将,但奈何却会妖邪之术,比如两人正在场上厮杀,忽然有邪风刮来,刘意的将领便似着了魔一般,对着空气乱砍,被人趁虚而入,砍了首级。
再比如,凡是与那永生道圣女目光接触过的兵士,总会不由自主被迷惑,自动倒戈,向身边的兄弟动手。
诸如种种的奇闻怪事,在两军对垒时,时有发生,让人防不胜防,刘意心中烦恼至极。
对此,毫无办法,李挽澜猜到是永生道邪术,提议去请懂法术的道士来。
月迎仙 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山美人
刘意恍然大悟,命人将周边道观懂道法的道士全部请来,果然有了这些道士助阵,打仗时便好了去多。
只是,张未留的道法依然不可小觑,有他从中捣乱,刘意的大军一时之间也奈何他们不得。
这一日,刘意接到消息,殷七七已经到了建安。
他心中欢喜,就要出府迎接,走了几步却又停了下来。按捺心神道:“请殷道长沐浴更衣,稍作歇息,稍后来本宫府中,本宫为她接风洗尘。”
他唇角微扬,一抹欢喜悄悄弥漫心间。
他说不清为什么会喜欢殷七七。
因为相处时的自然坦荡?还是因为一同用餐时的温馨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