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的像个孤岛_作者:小玩子了henny(5)

2018-10-05 小玩子了henny

  大三混完了,我开始租房子,找工作,那时候,记得第一个月实习600,在一个工厂,没有什么技术,就是转正表现好,可能会有大约2000—3000的收入吧。我很开心,就去了,只是,我干了一个月就走了,不是因为太苦,而是因为600 我真的不想要,然后我就编写了自己的简历,去了另外一个厂子上班,同样的性质,只是换了工厂。这次运气比较好,收入也不错,我算稳定了,然后第二次搬家,搬到了离这个工厂上班很近的地方。开始挣钱,可我并没有想过给家里寄钱,只想着自己今天该买鞋了明天该买衣服了,我开始学化妆,学穿衣打扮,那个时候才开始慢慢学习穿衣打扮。那年毕业,我21岁。

  ☆、3

  3

  换工作以后,收入比以前高,拿到手2000块的工资,那时候几百的衣服都比较高档,比较贵了,那个时候,毕业的同学都去地摊货买衣服的时候,我早都不去了。我觉得我开始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大城市,虽然租的房子,但是,我可以去我想去的餐馆吃饭,可以买我喜欢的衣服,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过年回家,家里依旧和之前没有太大的区别,蜂窝煤的炉子,旧房子。爸爸依旧做生意,可是家里依旧没钱,我那个时候讨厌回家,因为回家家里太冷,没有大城市那么繁华,没有出租车,没有公交车,没有商场。手机那个时候开始售卖,就是那种蓝屏的那种。老爸买了一个,家里唯一老爸有手机。那时候似乎QQ才流行没多久,还没有手机QQ。我开始向往一个手机。

  所以过完年没几天,才初几,我就迫不及待的回到了我的大城市,开始赚钱,尽管还是不给家里钱,妈妈在家里种着地,偶尔卖了粮食和土豆,还会给我邮寄钱。每当那个时候我就很羞愧也很生气,都说了不要钱为什么还给我邮寄呢?那个时候,根本不懂家的重要性。我看见妈妈种地很辛苦,可是每次发工资我都先想着上次逛街看上的衣服和鞋子,开始和大城市的女孩一样,向往一些名品。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给家里寄钱。

  毕业三年,我依旧在租的房子过着,依旧还是在那个工厂,效益没有之前好了,赚钱也没有之前多了,三年了,我尝过了某些我没有尝过的东西,现在,我不再向往,我现在想要的就是赚钱,赚很多钱,可以买大房子,可以给父母,可以买手机。然后我给自己买了第一部手机,夏新一款白色。那年,已经开始流行彩屏手机了。

  然后我想着换工作,可是自己什么都不会,大学也没学到什么,现在在厂子里面也什么都没学会,唯独会的就是和别人聊天聊的很火热。而我那个时候,没有考虑结婚生子,考虑的是赚钱,但是自己没有能力,我不知道能做什么,只想多赚钱,然后就去了销售行业。仅仅是想多赚钱。

  销售这个行业,有很多,有卖衣服的,有卖手机的,有卖电器,而我去卖的是珠宝。一个专门给外国人卖珠宝的地方。现在想起来要不是当年自己为了钱换工作,让自无意之中增长了见识,或许现在的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过着结婚生子的生活。那里有很多人都很厉害,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要会外语,而我只是徒有一个外语专业的名字,我什么都不会,所有一切从新开始,我喜欢那个环境,不知道为什么,看见外国人那种感觉很兴奋。就想把自己幻想成那些领队,和外国人交流的人。然后,我为了留下来,第一次努力了,去网上查各种可能涉及到的资料,去报了一个小语种的班,学习。那年我24岁。

  或许这个年纪看着比较年轻,但是,其实不然,24岁那时候和我同龄的村子里的人都结婚有的都有孩子了,我过年回家就参加了隔壁家那个和我一起长大的女孩的婚礼和满月酒。只不过那个时候自己没有意识到我也该结婚了,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赚钱。

  我人生唯一一次主动学习是为了钱。并不是其他什么很高大上的理由,就是为了钱。我开始试着用学到的简单的语言和外国人打招呼,他们的回应是热烈的。我喜欢上了这种交流,那是一种特别成就感特别重视的感觉,和身边人交流那种感觉不一样,在外国人的眼里我看到了真实,那种真实夸你,或者说我给他讲了一个他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种真实的感激。似乎这种感觉在我24岁之前从来没有过。就是那种被重视的感觉。我开始为了客人的一句话而去翻阅很多相关的资料,就为了给他们留下的邮件地址回答一个曾经问过我的问题。有时候也会做很多关于经济政治时尚的准备,以防和某个客人聊天的时候,他们问我。在这里,我目的除了赚钱,还有就是很喜欢跟客人聊天,我的口语慢慢好起来,但是,我的境遇变的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