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子的贴身丫鬟_作者:雨叮咛声声坠(371)

2018-10-05 雨叮咛声声坠

  “是,祖父。”王九娘恭身而退,临出门的时候,抬眸看了徐王一眼,眼中闪过一抹隐怒。

  到底是她的亲祖父,竟然不顾孝期,要将她匆忙嫁出去,也不知是给她找了个什么歪瓜劣枣。不行!她还没有报仇,绝不可以这样受人摆布!

  回到院里,王九娘匆匆写下一封书信,拿给信地过的婢子,命她转交给王九娘的传话人。

  不久后,这封信便到了卫六娘的手中。卫六娘看了,不由轻笑,“这徐王可真是够狠心的,王九娘不过就是与唐玉和有些纠缠不清吗?就这么草率地将她嫁出去,简直是不顾她的死活啊。”

  旁边的婢子道:“娘子的意思是,要阻止吗?”

  “当然要阻止。”卫六娘将信燃了,意味深长道:“别看王九娘瘦瘦小小,我可是从她的眼里看到了一股执著劲,这也正是我看重的。”

  正文 第252章:甘愿为妾

  王德妃宫中,看着前来请安的孔氏,王德妃既心下感动,又有些责怪,“你身子才好了些,便过来请安,你的心意我明白,可若再动了胎气,倒是我的不是了。”

  孔氏道:“妾已经好了许多,不敢再贪懒。”

  王德妃嗔怪地看了孔氏一眼,脸上还是止不住笑意,“今日也就罢了,以后不必来地这样勤,你如今的辛苦,没人比我更明白。眼下,你养好胎,为阿规诞下男嗣,才是正经。”

  三位皇子同日成婚,孔氏却拔得头筹,率先有了身孕,王德妃简直乐坏了。一是乐唐玉规将有后嗣,二也是觉得孔氏替她在朱淑妃面前长了脸。

  总之,这个孔氏,又温柔又孝顺,她还是很满意的。

  唯一缺憾的是,她的身份不如寿昌公主与卫六娘,家父虽为边将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对唐玉规将来的道路也没有太多助益。

  与孔氏聊了几句,王德妃便命她回府好好将养。

  “唉。”王德妃轻叹一声,“眼下,卫刚捷在朝中越来越有影响力,唐玉项也跟着水涨船高,我儿受他算计,到如今还未得陛下如从前般看重。再这样下去,怕是真要与储君无缘了。”

  婢子含英道:“德妃不是让三皇子与徐王,还有洪枢密多多接触吗?”

  王德妃道:“说是这样说,那个洪照英最近也不知是怎么了,听我儿说,在朝议事,越来越畏畏缩缩的,没有半分与卫刚捷争锋的意思。

  至于徐王,倒还有些威劲。可到底与我儿非亲非故,总少了那么些亲近,人家也不会对你掏心掏肺啊。”

  正说着话,外头有婢子进来禀道:“德妃,徐王嫡孙女王氏九娘在外求见。”

  “王九娘?”王德妃有些诧异,“她怎么来了?”

  王德妃还没见过王九娘,不过也听过一些她的风声,心里并没有多少好感。但到底是徐王嫡孙女,她自然也得将人客客气气请进来,面子上总得过地去。

  王德妃心里正猜测着王九娘突然来拜见,是为了什么,却见进门而来的王九娘扑嗵跪地,伏首哀泣道:“九娘求德妃请赐一条生路!”

  王德妃被王九娘这阵势吓了一跳,“王九娘你这是做什么?赶紧起来,若不知情的人见了,还以为是我欺负了你。”

  耳听王德妃的声音有些不悦,王九娘不由直起身来,眼中含泪道:“九娘也是心中委屈着急,一时乱了方寸,还请德妃见谅。”

  王九娘身形瘦弱,神态可怜,又见她言辞恳切,王德妃不好太过苛责,缓了声音,“没事,把话说清楚就好了。你方才的意思,我不太明白。

  你可是徐王嫡孙女,能有什么事,要求到我这里来?虽说我与你非亲非故,不过,你若真有难处,而我又力所能及,我自然会帮你。”

  王德妃心想,若能通过王九娘拉拢徐王,也不失为一种折中之法。

  王九娘看了看左右,有些为难。

  王德妃会意,只留下含英,其余人一概被遣了出去。

  “你现在可以说了。”

  “九娘从前不懂事,受人蛊惑,毁了声名。祖母气极,令九娘在庙中清修,九娘也渐渐明白祖母的苦心,心里悔恨不已。”

  王九娘抹了抹脸上滑落的泪,“祖母过世,九娘难过不已,回府尽最后的孝道,自问没有行差踏错,诸般行事皆是守着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