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下了场雪,雪很大,盖得满地银霜。
到天明,却始终乌云低垂,见不着一丝阳光。
积了厚厚一层雪的城墙前,是摇曳的旌旗。
风呼呼地吹,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赵幼苓穿着特制的盔甲,骑着马,仰头看到了悬在城墙上的身影。
城墙上的吐浑兵说着和前世一模一样的话,但不同的是,前世被吊在那里的人是她,现在这一个,又是谁?
“是九娘。”风声呼啸中,传来了赵臻的声音。
赵幼苓对九娘的印象不多。
韶王府出事前,九娘在府中也是个透明人。她只知道有这个姐姐,来往不多。出事后,在掖幽庭,因有义父的庇护,她离了那个地方,从此也没再听说过九娘的消息。
所以,九娘哪怕在她面前,她也不定能认出模样来。
赵臻不同。
赵臻认得九娘。
\"九娘为什么会在这?\"赵幼苓眯起眼。
城墙上的少女长发凌乱,风一吹,露出半张干净的,与她有几分相似的脸。
呼延骓道:\"她是叱利昆的女人。\"
\"能……救么?\"赵幼苓问。
呼延骓不作答。
她再看赵臻。她不知道九娘曾经经历过什么,但现在的情景,就仿佛是回到了前世,多少有一些心知肚明的不忍。
城墙上,吐浑还在叫嚷。要求呼延骓等人退兵,不然就将韶王之女,大胤的郡主摔死在城墙前。
赵幼苓明显地能感觉到身后士兵们的动容。她忽然间明白了当初赵臻的冷漠。
吐浑不会放了九娘的。哪怕大胤真的退兵,但人他们绝对不会放。一个活的把柄,比什么都好用。
可肃城,已经是最后一块未收复的城池了。
看到呼延骓抬起手,听着耳畔将士们喊杀声再起,赵幼苓侧过头,闭上了眼睛。
箭离弦。
“咻——”的一声。
第137章
肃城破了。
轰隆隆如闷雷般的马蹄声, 踏入城中。赵幼苓慢上一步, 仰头看着城墙。
城墙上, 少女垂着头, 仍旧悬挂在那里, 心口插了一支箭。
这和前世不一样。
这里没有人救她。
城墙上的吐浑兵落荒而逃,赵幼苓命人上去将九娘拉了回来。
下一刻,她瞳孔急剧收缩:“这些伤……”
九娘的手臂上伤痕累累,鞭痕纵横交错, 有的看着已经是陈年旧伤。
“公主。”泰善跟在一旁,犹豫了下,说,“九娘是叱利昆的人,此前曾帮叱利昆害过不少人。”
赵幼苓愣神。
泰善道:“叱利昆跟随吐浑后, 九娘曾向其献计, 计划抓了公主, 用公主要挟大胤和我们殿下。”
“但我没出事。”
“是,公主没出事, 因为他们的计划出了纰漏, 所以叱利昆将九娘献给了吐浑王。都是大胤王爷的女儿,他们……不过是想依计行事。”
九娘就躺在那里,早已咽下了气。
赵幼苓看着,心底发寒:“所以……他俩早就知道了?”
泰善沉默了下:“殿下一直知道。公主回大胤后,九娘曾过有意安排到殿下身边,殿下防着她, 之后她便回叱利昆身边去了。至于世子。”他看了看城墙下,无数奔忙的大胤将士,“兴许世子早就查出了什么。家国天下,总有人要牺牲掉什么。”
肃城这一仗,打了整整一天一夜。
黑沉如水的夜空中,火光四起,将半边天空渐渐映照得恍如白昼。
吐浑的营地处,一场大火熊熊燃烧,火焰高达数丈,赤红一片。
血腥味顺着风,向四处散开。
人声喧闹。
赵幼苓在后方不断地安顿受伤的士兵,见状奔上内城城墙,眺望远处。
惨叫声被风送来,叫人听得心头发颤。
而她的身后,是驻守在城墙上的士兵们兴奋的高呼声。
去前头打探消息的泰善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城墙,在众人的狂喜中,向着她拱手笑道:“公主,我们胜了!”
肃城已经被围十来日,城中粮草匮乏,吐浑兵们早已支撑不下。
见识过呼延骓等人一路势如破竹地夺城,饶是再骁勇的战士,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早已心灰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