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再嫁:状元娘子会种田_作者:小书女(96)

  蔡大叔摇头叹息,“非也,只是因为养蚕的事过不去,心里面留下了恐惧。我担心种田万一也遇到如此坑的事,咱们老百姓还有啥活路可言。”

  路过的其他村民也有所顾虑,这么一说江氏也害怕了,目光忧虑的看着娄伊璟,小声问起,“能不能种些别的?”

  娄伊璟摊手,“种什么都有此一劫。咱们这些农民也只有挨宰的份,除非咱们自己种了自己卖。但像谷物之类,都得运到别处售卖,咱们本地人人有田人人有米买的不多。何况谷物粮食都得朝廷经营,咱们也不能私自买卖。”

  “那该如何是好?”江氏忧心。

  娄伊璟无奈望天,送了一句话,“有钱任性,没钱认命。娘,咱们认命吧。”

  江氏不说话,与邻居打了声招呼,他们继续往前,直至回家。

  隔壁林氏也在纠结种田的事,这会叽叽咋咋在前院跟家里人抱怨。

  “哎,养蚕被蚕商坑,种田不会被米商坑吧?”

  家里人一脸不看好的说道,“那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林氏皱眉,“那咱们不卖还不行嘛。原本卖米也是为了糊口,可事实上咱们家的粮食也不多。如果这次不卖米,是不是就躲过一劫了?”

  娄照林不看好的补了一句,“还有赋税呢。逃是逃不掉的。”

  林氏无奈到气跳脚,“又是赋税又是压价,朝廷就这么欺负百姓吗?我记得我小时候常听我爹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还整日念叨着朝廷的好。怎么到我这辈竟然体会不出这种好了,是我爹说的不对,还是我体会不深?”

  一直低头鼓捣秧苗的娄广之闻言,忍俊不禁,“那都是什么年代了。太宗皇帝时期咱们大昭国可是太平盛世,各种税收都是减半的。如今换了天子,自然也就换了法令。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江山一宗法,这句话你没听过?”

  林氏垂头丧气,余光瞥向隔壁江氏,瞧见母女两在鼓捣什么,顿时提起精神,目光瞪瞪的看着他们。

  娄伊璟和江氏正在查看育好的秧苗,只因为背对着林氏正好挡住了秧苗,林氏才以为他们又搞出新花样,准备着按照他们种的种。

  这边,江氏看着绿油油的秧苗,想象着日后丰收贱卖,实在心中不爽,模棱两可之下,又问娄伊璟有没有别的法子。

  正文 第七十章一朝江山一种税

  娄伊璟也是无奈,“娘,我也无可奈何了,毕竟不是官府的人,无法从官府那弄来经营米铺的文牒。就是有了,咱们现在的情况也拿不出钱收米,更别说卖米了。米铺之间竞争激烈,咱们收米也好卖米也罢都站不住脚跟。

  或许假以时日,你女儿我在镇上卖出一方天地,占据一席之地的时候,倒是可以考虑这些。如今,你也别想了,咱们能种多少是多少,大不了就是不卖。这样,扣除上交的税赋,咱们还有余粮,不至于赔本。”

  “苏占不是衙门里混吗,跟他说如何?”江氏不死心。

  娄伊璟略有些无奈,低声说道,“苏占在衙门作甚你我都清楚。他可不是黄忠这般为捕快,他那身份比捕快还低如何能说得上话。你呀,别想了。”

  江氏这才不语。

  娄伊璟起身,将秧苗带出去。

  林氏这边一家子正盯的死死,他们都纳闷他们家会种什么,原以为会跟上次养蚕一样别出心裁大赚一笔,却不想看到的也是绿油油一片秧苗,这才打消了念头。

  农忙的日子原本是累并快乐着,可村民们自打受了蚕茧的折磨后,对任何东西都提不起精神来。

  原本很多人都想着多种些田,这样多的粮食可以拿去卖,又担心让米商压价坑了自己,索性就不多种,够今年吃,够交税就差不多了。明年的,明年再种。

  种田那几日,天气格外的炎热,山里面也已经热气蒸腾更别说是山外面了。

  与大多数村民一样,娄伊璟同母亲也拿出了家里面的大油纸伞插到田里,低矮的小凳子往屁股底下一放,就着波澜起伏的泥浑水开始了新一天的把苗插秧计划。

  暖风在耳边吹拂,烈日隔着油纸伞徐徐射来,浑浊的泥水飘着秧苗在屁股底下翻腾,与屁股之间只差了一根大拇指的距离,若是这时专注弄事,身体前倾翻了凳子,那屁股可就直接坐在泥水里了。

  这不,有不少人都中了招,大人小孩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