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妈妈说的真诚,拍须溜马的又恰到好处,直说得大太太笑的合不拢嘴,一手拍在杨妈妈的肩膀上道,“就说弟妹身边的人都是伶俐的,杨妈妈这嘴上同抹了蜜似的,我送的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是些连州城特有的罢了。哦对了,只那几匹云锦是真不错,弟妹回头扯了让老师傅来给姑娘们做几身衣裳定是好看的。”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十五章 小青衫•姐妹相处
因着杨妈妈的三言两语,屋子里的气氛又活络了起来。林氏其实在人前话真的不算多,大多时候都是淡淡的噙着一抹笑意,认真的听着大太太聊着连州城的人情风俗。
聊的久了,杵在下面的一众小的难免也坐不住窃窃私语起来。可府邸小辈之间,和什么人聊、聊什么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幅画面。
就如同四娘子是自然而然的和七娘子站在了一起,一旁还站了个只闻不语的初娘子,三人说的轻,旁人几不可察。而三娘子和六娘子是做了堆的,聊的话题也大方坦然,并不怕别人听了去。
“所以站在二哥哥边上的是青怀哥哥,排行老三?”六娘子看了一眼陆青怀,觉得儿子像娘这句话在陆青怀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是啊。”三娘子抚平了袖子上的褶皱道,“大婶婶就生了一子一女,不过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但都是庶出,没养在大婶婶跟前,是以每每来宣城,婶婶都没有带在身边过。”
“除了大婶婶,今年来府上过年的还有哪些亲族?”六娘子笑着说道,“姐姐提前同我说说,回头我也不用做个睁眼瞎。”
其实六娘子这话说的没错,古代大户人家子嗣繁衍大多枝繁叶茂,三叔四舅七大姑八大姨,林林总总加起来那是个了不得的庞大群体。
就拿相对普通的陆家来说,从发迹的老太公开始,膝下有三子一女,出嫁的女儿暂且不论,单说三个儿子。大房大老太爷和原配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二房老太爷比较均匀,一男一女,三房老太爷和大老太爷看齐,也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当然这里说的都是嫡子嫡女,要再加上庶子庶女的话,那数量是远不止这几个的。
然后便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道理,繁衍到六娘子这一辈,前后左右走动的亲戚光是过年团圆就能坐上满满三大桌子。六娘子觉得以自己脸盲的程度来看,可能一个年过完了她都未必能把周遭亲戚给认齐溜了。
所以笨鸟先飞,她觉得自己还是要提早做准备比较好。
那边三娘子一听,便了然于心的冲她眨眼道,“我即便现在同你说,只怕回头人到了,名字和脸你也是对不上的。”
六娘子闻言泄气道,“三姐说的有道理,只是我记人慢的很,回头怕闹了笑话。”
“一回生二回熟,都是自家亲戚,像我们这样更多的时候还是做姐妹的聚在一起,有我在呢,定会让你认个清清楚楚的。”三娘子说话利索,声音却很温婉,六娘子很喜欢同她闲聊。
“那少不得要多劳烦姐姐,回头我多带些好吃的给姐姐。”六娘子眼睛一眯,嘴角露出了两个浅浅的梨涡,却是一扫之前她冷然的模样,显得煞是可爱。
“哪儿有你这般讨好的,送什么不好送吃的,早上我起来瞧着脸上都长肉了,定是你塞来我这里的东西养肥的。”三娘子掩嘴娇嗔的瞪了六娘子一记,随即收了嬉闹正色小声道,“不过说起来旁的姐妹虽也有脾气急性子娇的,却也都是好说话的,一家人,没的为了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儿闹的吹胡子瞪眼上杆子大吵的,但只两个人你且要记住了,一个……你已经领教过了,另外一个是三房小姑姑家的二表姐,那脾气起来可是无人能及的。”三娘子一边说一边看向了一旁的四娘子,然后露出了一抹嘲讽的笑意。
-------※※--------------※※--------------※※-----------※※-------
因为长房大老爷一家的远道而来,陆府陆陆续续开始有了一些过年的气息。不得不说,陆家长房大太太绝对是个八面玲珑的角色,能说会道,爱笑又热情,过了府和林氏一比,仿佛她是主子林氏才是客一般。
可这样也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四娘子也把自己当成了府上的主子。
初娘子待嫁在身,四娘子不敢多加叨扰,第一个缠上的便是青远、青致两兄弟。可怜两兄弟白日里要在家学中勤勉苦读,下了课还要陪着四娘子满院子转悠,一会儿钓鱼一会儿扎秋千,一会儿赏梅一会儿爬后山,大太太平常见了也只是碎碎念假模假样的教育四娘子几句,什么女孩儿家要乖顺温婉,要多学学初娘子娴静泰然,可四娘子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被教育完之后还是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