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高一矮,对面而立,皆面色凝重气稳不虚。直到这一刻,沈氏才不得不承认,这个六娘子确实有些能耐,沉稳冷静,又耐得住性子又有些学问胆识,若是再假以时日磨练,也能成为一块当家主母的好料子。
“人心何其难得。”六娘子不予置否,“且先不说外祖父在野多年,手下虽还有门生在朝为官,可却鲜少有往来……”
“六姑娘,且说说你真的不愿意嫁入沈家的原因吧。”沈氏居高临下的看着六娘子,出言打断了她的絮语。
六娘子一愣,不禁涨红了脸。是啊,赵老太爷确实已在野多年不闻政事了,可是要提到他手下的门生,还有那些相交的同僚晚辈,要说鲜少来往,那可真是六娘子睁着眼睛瞎诌的。
“我……”
“四弟虽是庶出,可却是个傲骨铮铮的,且先不论嫡庶,嫁夫从夫,女人这一生,只有归宿好了,日子才会好,小六说是这个道理么?”沈氏莞尔。
“夫人又怎能保证……四、四爷一定是所付良人?”即便两世为人,她于婚嫁都是一知半解的。
上辈子她只活了二十出头,别说结婚,连一场像样子的恋爱都没有谈过。这辈子呢,不提也罢,直接从一岁的娃娃开始养,要说倾慕之情,似乎……想到这里,六娘子忽觉鼻子一酸。
顾宸玉,为何她脑海中蓦然会跃出顾宸玉那张风度翩翩的清秀侧颜来?
“小六也不能保证错过沈家之后一定能找到所谓的良人吧。”沈氏抬头看了看青霁的天色,眨眼道,“不过这事儿还真不由小六你说了算,但今日同你这样一聊,却颇觉开心。我闺名慧春,只怕以后都要常见,你若愿意,喊我一声姐姐也无妨。”
开心么?六娘子心中汗颜,她只觉中间有一段两人气氛一度很是紧张,不由结巴道,“承蒙夫……慧春姐姐抬举。”
“方才听着戏台那边似乎已经开锣亮嗓了,我们回去吧。”
沈氏满意的看了她一眼,正准备提裙抬步,忽闻六娘子道,“慧春姐姐之前说的,过了年要去怀阳,是真的吗?”
沈氏转了身,不假思索的点头道,“自然是真的,这又何故要诓你。”说着她抿嘴笑道,“想来也不用瞒你,四弟是我胞弟,我同他情分不浅,这事儿又关系沈家前程,本以为你父亲母亲可以拿主意,现在看来咱们还是把这事儿想简单了。是以赵老是肯定要去拜见的,既去,我想着不如把你带上吧。莫非,你还想留在陆府不想回怀阳?”
六娘子觉得自己很想笑,却又觉得无奈和惆怅。这兜兜转转一大圈,弄了半天,她原先担心的事儿一件都没有发生,林氏既不会将她困在陆府不放,陆老爷也不会随随便便找门亲事把她给打发了。
可她没有担心的事儿却是接踵而来,沈家门,深似海,她到底是应该顺从众意还是应该据理力争?眼下这门亲事,似乎还有转圜的余地,只要外祖父不点头,陆老爷和林氏也拿她没有办法。
可这样一想,六娘子不禁又有了隐隐的担忧。沈氏之意对赵家手中的势力势在必得,而陆府,三娘子还在等着她护住四姨娘和未出生的孩子,她自己呢,除了思念怀阳的一切之外,竟还对那素未谋面的沈家四爷起了好奇心。
鳏夫、有子、任由长姐在外悉心帮他打点牵线,而他人呢?沈慧春口口声声说他是良人,可这所谓的良人似乎从一开始就和她陆云筝一样,完全被排除在了所有利益牵扯之外。那他沈四爷,对这门婚事到底是欣然允诺还是避之不及呢,六娘子心中疑惑重重……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三十三章 流华里•暗波起伏
此番林氏请了金麟班,指明点的是台柱子肖久贤和花姑子,两人的成名曲儿是《胭脂案》和《醉打金枝》。一个唱小生,一个唱青衣,曲开嗓亮,配合的那叫一个天衣无缝,至情至深。
听音阁里坐着的不少是曲迷,鼓点一起,立刻就进入了状态。便是王氏、三姑奶奶、宋氏这些个妯娌,那平日是鲜少听到金麟班的戏的,眼下也是睁着眼睛竖着耳朵,一颗心跟着抑扬顿挫的曲子忽上忽下的,非常投入。
倒是六娘子被花姑子那尖亮的嗓子唱的头皮直发麻,只勉强的听了半盏茶的功夫,便借口上净房而提前溜出了听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