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之宅门嫡女_作者:白苏月(73)

  “哪里是福气,这是运气。”陆文恒一愣,忽而正色道,“黄兄如何知道陆家与沈家的事儿?”

  “陆兄不知吧,这事儿要说起来还是黄某向九爷献的计。”黄颐笑了笑。

  “黄兄你?”陆文恒确实很吃惊

  其实陆家能攀上沈家这桩亲事,真的如他自己所言,是运气。虽沈家找了保山前来说亲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这事儿放在眼中,提及嫡女他和林氏都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七娘子。偏林氏也是个目光短浅的,怎的愿意让七娘子嫁过去受委屈,这才有了六娘子回府的事儿。

  结果前几日他去拜见九皇子,兜转来回,却发现沈家的事儿竟然是九皇子在暗中牵的线,而且自己还差一点把这事儿给搅黄了办砸了。

  每每想到这里,陆文恒总觉得背脊一阵莫名的寒意。怪只怪自己为官太浅,学不会去深究每一件事儿的因果和主子的所思所想。

  是以当他彻底弄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总觉得心里惴惴不安,苦于连个可以畅谈排忧的人都没有。

  本来陆文恒是觉得或许应该找六娘子聊一聊,但其一是没几日便是除夕又是太夫人的寿辰,他实在也抽不出时间,其二,陆文恒觉得六娘子虽懂事聪慧,可大小也只是个九岁刚出头的小姑娘,且先不说她不知道沈家这事儿,就是知道了她也未必能懂这其中的门道。

  所以在和九皇子聊完之后,陆老爷是魂不守舍的回了陆府,只将这事儿囫囵的告诉了林氏,一并吩咐她家宴当天务必要亲自去迎刘氏,剩下的话便是连太夫人这里也没有透露半句。

  所以此刻听黄颐这么一说,要陆文恒不惊讶也难。

  只那黄颐倒还算镇定,见着陆文恒颇为吃惊的模样只轻轻的耸了耸肩,喝了一口微凉的茶道,“现在翰林院当差的许大人陆兄可认识?”

  “是那个少年进士许瓒么?”陆老爷问道。

  “正是。”黄颐点点头,“他父亲于我是三载同窗,当年也是一起进宣城赶考的,不过可惜许兄最终成绩平平,考了两次进士后便就此作罢。不过这些年过去了,许兄虽自己仕途有碍,但教的这个儿子确实了得,少年有名,师拜赵老,前途无量。”

  普听到“赵老”二字,陆文恒的余光一闪,不免有些讪然。

  黄颐将陆文恒的神情看在眼中,不免叹气道,“九爷一直说陆兄沉稳有容,有长者之范。九爷惜才,也会知人善用,我敬陆兄有好学识好气度,陆兄可切莫因小失大。”黄颐一改之前略微浮躁不正的口气,严肃道,“我与陆兄同为九爷办事,私交不浅,我便拿大斗胆叮嘱陆兄一句,沈家不可错过。”

  陆文恒心中微动,又想到方才自己同黄颐说的那几句话,不免连连要起身作揖,却被黄颐一个眼明手快给按住了。

  “陆某莽撞,还望黄兄海涵。”

  “陆兄太客气了。”黄颐坦然道,“既都是九爷的人,那谁同沈家有关系都是一样的。切莫小看沈家,虽蛰伏多年,可却并不见荒败,凉都虽不比宣城,但也不失为是个养人的好地方。”

  陆文恒道,“黄兄言之有理,沈家小四爷少年时便是归隐寺无望大师座下的俗家弟子,功夫了得,如今年纪轻轻又凭己力坐上千户之位,便是嫡出的两个爷都没有他这般有出息。”

  “诶,可惜了小四爷不是嫡出,不然……。”陆文恒感叹道。

  黄颐闻言却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道,“陆兄此言差异,九爷挑人,从不看虚名。”

  短短一句话,让陆老爷眼中放光,肃然起劲。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三十四章 流华里•除夕守岁(上)

  因着毕竟是除夕之日,所以来访宾客虽大多尽兴,但也不敢多做逗留。

  前院已经醉成一片,陆老爷在和黄颐短聊了那几句之后便开始差小厮安排车马送人了。而内院中最先起身的是刘氏沈慧春,接着陆陆续续项氏、程氏等也都告了辞。

  是以申时未到,前后、院的宾客便已走的差不多了,林氏回头看去,只见听音阁里坐着的几乎都是本家女眷了。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总算老太太的五十九大寿也算是像模像样的做完了。

  “母亲辛苦了。”正晃神间,林氏忽闻耳畔一句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