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待三人分别拿了信出了浅草阁以后,六娘子便派了揽月暗中跟着。
第一个送信的是流萤,几乎只是片刻的功夫,揽月就回来说,陈伯那儿已经收到信了,流萤在中途并未停留,也未同旁人有过接触。第二个给六娘子送信的是鱼安,结果和流萤一样,陈伯那儿很快就拿到了信。
而岔子就出在白鹭身上。
话说白鹭是最后一个替六娘子送信的,大约是在申时末,当时六娘子正不动声色的从太夫人那儿请安回来,不一会儿,揽月也匆匆的回了浅草阁。
“姑娘。”揽月似乎是一路小跑的,进屋的时候额髻上还沾着一层薄薄的雪气,一张小脸被风吹的通红。
“信送到了?”其实六娘子希望是自己多心的。
揽月顿了顿,先是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将里屋的门给关了个严实,随即走到六娘子身旁轻语道,“白鹭……出了浅草阁转了一圈,绕去了月然居。”
六娘子正在喝水,听了揽月的话不禁闭了闭眼睛,然后搁下杯盏道,“没有看错?”
“错不了的。”揽月忙道,“虽然天有些黑,但我还是瞧见了在后屋和白鹭说话的是月然居伺候夫人的茯苓。”
“信呢?”
“茯苓拿进去了,不会儿又拿出来了,然后白鹭折回去送到了陈伯的手上。”揽月一边说一边从袖口取出了一个崭新的信封。
六娘子接过来仔细瞧了瞧封口,似压封的火漆特别的厚,仿佛被盖了两层一般不太自然,不过也不是很明显。
“白鹭今年,过了年是12岁吧。”六娘子将信搁在了一旁,习惯性的用食指摩了摩嘴唇。
“是,姑娘没记错。”揽月跟着六娘子多年了,知道她每每遇到一些头疼的事儿就会有这个动作。
“还是先让秦妈妈想办法去打听打听,就从母亲身边的茯苓下手吧,兴许是不是有什么苦衷,也别一味的冤枉了。”
“姑娘就是这样!”揽月闻言,却有些不太苟同六娘子的做法,“老夫人以前就说姑娘遇着大事就会心软,像白鹭这样的,即便真的有什么苦衷,可也不能吃里扒外啊。要是每个做丫鬟小厮的将自家主子的事儿透露出去,都说是有苦衷,那府里可不就乱套了。”
六娘子无言的笑了笑,面露难色道,“你说的这个道理我何尝不懂,可到底还是这么小的年纪,本来我想着若是年纪相仿合适,倒是可以借口给她找户安分守己些的人家,可眼下……”
“姑娘便就说她办事不利索不勤快,随便找个由头打发了不成么?”一想到这一个多月来,屋子里但凡有些什么事儿都被白鹭这般告诉了月然居的人,揽月恨不得现在就把白鹭赶出浅草阁。
可六娘子看了她一眼却摇头道,“你能保证赶走了一个白鹭不会来下一个白鹭?”见揽月愣了愣,六娘子继续道,“母亲毕竟是当家的,她要往我屋子里塞什么样的人,塞几个人,我还能一一全部退回去不成?眼下知道了是白鹭就好了,平日里没事儿尽量别让她进里屋,外头那些打扫归整的事儿她做的也算勤快,就权当是个小院洒扫的不就好了。”
“姑娘心可真宽!”揽月不禁跺了跺脚,却也知道六娘子说的没错,只能愤愤的作了罢道,“那我现在就去告诉竹韵她们,以后有什么事儿再转不开身,也千万不能让白鹭那小妮子靠近姑娘。”
“只告诉竹韵和秦妈妈请收藏、推荐,流萤她们……免得打草惊蛇了。”其实最不可测的莫过于人心,六娘子只觉得林氏想按一个人在她的屋里这种做法她能理解,可是理解却不代表能接受。
而之所以不选择当中拆穿白鹭的行径,是因为六娘子觉得与其让林氏费心的想着怎么探自己屋子里的事儿,还不如捏住林氏的人,想法子化被动为主动,选择性的告诉林氏她想知道的事儿来的更轻松些。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四十二章 流华里•擦肩而过(上)
宣城最大的药王庙在城东琴湖的边上。
琴湖因形似弦琴而得雅名,药王庙依湖而建,背山面水,寻坡而上盘旋十里长阶,方可看到高阔朱门,森宇庙堂。
这座药王庙是前朝所建,追溯算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既经历过乱朝战火,又安享过太平盛世,依旧香火旺盛,朝圣者众多,是以上至贵族朝臣下至平民百姓,皆拜于此庙,以求阖家安顺,康健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