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已经预料到了这个事实,五十来个义军虽不可怕,但是引来更多的义军就不少收拾了。何况此事正好可以激发佃户们的反抗心,所以沈凌下令所有佃户为了自身安危不可与那些义军们起冲突,粮食能抢收就抢收,抢收不了就作罢。
沈凌的话传到佃户们耳边时,佃户们不由生出了感激之心,与之相对的就是有些愤恨那些过来抢收粮食的义军。本来早前,义军与他们毫无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们因着义军的出身,对他们很有几分好感。如今涉及到自家的口粮问题,义军们多收一份粮食,他们的口粮就会少一分。因此,佃户们虽不敢明着对那些义军们做些什么,但是暗地里却将他们骂了个够。
秋收结束的时候,虽有沈凌免了佃户们一成的租子,但是因为义军的横插一杠,佃户们最后留下来的口粮还是比往年少了一些。正当佃户们愁眉苦脸之时,别庄这边贴出了一张告示,招收两百名家丁,只要符合年满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身体强壮就都可以报名。通过的青壮劳力每人每月可领到三十斤粮食并一串钱。
这个告示一贴出来,众人顿时沸腾了,这比当初修建堡垒的时候待遇还要高一些。
于是前来报名参加的青壮劳力足有五百来人,多半人都在修建堡垒中出过力。
路管事按照沈凌的吩咐从中挑选了二百人,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下,身体都比较健康。
这二百人被招收上来以后,第二天就有一个匪气十足的人过来教授他们一些基本功,比如站木桩、蹲马步等。
那匪气十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二十个匪人中最有武功天赋的一个,一把□□使得似模似样,被沈凌特地挑出来训练这二百个青壮。
秋收过后有很长的农闲时间,沈凌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将二百个青壮培养成初具武力值的军人。
所以他们除了要站木桩和蹲马步之外,还要进行负重跑步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沈凌在现代时,从电视剧上看到的,对于她这个非专业人士,也只能借鉴那些比较常规的培训方法。
不过方法虽比较老套,但是效果却很好,一个月下来,沈凌站在角楼上看着底下站的整整齐齐的二百人,已经初具军人的锐气。
只是好像少了什么。
沈凌从角楼下来以后,就命人叫来了路管事,询问他别庄里有多少铁匠。
路管事自从沈凌招收了二百个家丁以后,心里就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测,如今听到沈凌问铁匠,便知自己猜对了沈凌的意图。
他老老实实作答道:“庄子里一共有两个铁匠,素常给佃户们打些农具,手艺马马虎虎。”
沈凌想了想道:“我想要给新招收的二百个家丁每人配备一把大刀,一柄□□,你觉得怎么样?”
第130章
庄子里的两个铁匠平素打打农具还行, 但若是刀具或是枪头, 就需要手艺好一些的铁匠了。
路管事低头想了想:“手艺好的匠人只要出高价就可以寻来,但是铸铁要用到的铁矿石,少量还可以, 多了就难办了。”
“为什么这么说?”
路管事一五一十道:“这附近唯一一处铁矿还是前朝留下来的,因为在邱家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一直都被控制在邱家手中。从前还好一些,只要出高价就可以买到铁矿石。但是最近这段时间, 听说邱家私下里忙着招兵买马,因此这铁矿流出的铁矿石就少了许多。”
自从前朝的开国皇帝下令停办官铁冶,让民间自由开采后, 本朝也延续旧例,铁矿主要由民间经营,所以铁矿既然由邱家经营,那么他家自然能限制买卖。
沈凌注意到的可不是这些, 邱家也在忙着招兵买马, 看来邱家内部也有人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毕竟生逢乱世,这些大户人家都要早做打算。可是招兵买马, 往低了说这么做能保得一家老小平安,往高了说,难道邱家也有称雄之意?
不过眼下却顾不得这些, 还是解决铁矿石的问题。
沈凌沉吟了一番,既然这一带附近有前朝留下的铁矿,说不定这一带是铁矿石密集的地区, 再发现一处铁矿也很有可能。
“邱家那里,能弄来多少铁矿石就算多少。另外,你再找些木匠,先做二百杆木枪再说。”沈凌将路管事打发下去,就去了匪人练武的地方。
路管事虽然可靠,但是也远不及这些立了血誓的匪人让沈凌放心,所以她从中挑了五个手脚灵活的匪人,让他们带上铁砂石,将附近一带搜索一遍,看能否发现一处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