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快穿_作者:弯钩一月(285)

  不过沈凌也不会将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五个匪人身上,若他们迟迟找不到铁矿,那二百个家丁岂不是迟迟没有趁手的兵器。

  所以沈凌决定应该组建一支商队,去附近盛产铁矿的汉中走一趟。之所以选择汉中,不仅是因为它距离别庄相对来说比其他产铁的地方近一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汉中附近还有盐矿。

  将来沈凌若想依据别庄称雄一方,离不开盐铁这两样东西。铁还好说一些,尤其是盐,简直不可或缺。

  所以沈凌才会打算趁现在世道还不是太乱的时候,去一趟汉中,多拉一些盐铁回来。

  因为盐铁一事比较重要,沈凌仔细思考了一下决定亲自率领商队出发,这样路上若遇到危险,她也能利用自己的修为帮助解决一下。

  至于随同一起她出发的管事,沈凌想了想,路管事还要留下来处理别庄的事务,大管家年纪又大了,所以沈凌想来想去,也只想到了阿生这么一个人选。

  庄子里的管理人才还是太少,沈凌觉得培养私军外,自己也应该招纳一些文人,起码可以协助自己处理一些事务。

  不过这些事,可以等她从汉中回来以后再做。

  商队的事情,沈凌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特地从二百个新招收的家丁里选了三十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加上五个粗通武艺的匪人,完全可以应付一般的盗匪。

  只是她没想到,当她提出要随着商队一起出发时,秋荷、大管家和路管事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都觉得沈凌一个弱质女子,随着商队去往汉中那么远的地方,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上一次从郡城赶往别庄这边还好说,是为了避祸,可是现在率领商队去汉中那么远的地方就是冒险了。

  沈凌费尽唇舌之力终于说服了这三人,但秋荷始终不放心,想要跟着一起去。沈凌没有同意,秋荷才是真正的弱质女流,若她跟着一起去,势必要拖累商队,再者,她也不需要侍女随时服侍。

  临走时,沈凌一再叮嘱大管家和路管事,让他们一定要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所有人都要避在围墙里不出。宁可折些粮食和银钱,也要保住别庄众人的安全。

  而在出发的前一天,路管事高价聘请的两个铁匠打出了三十五把大刀。这些大刀用到的铁矿石,有的是从邱家那里高价买来的,有的是庄子里东拼西凑出的一些烂铁,为此还将庄子里多余的一口铁锅砸烂,就为的凑齐三十五把大刀用的材料。

  万事齐备以后,沈凌就率领商队出发了。

  为了速去速回,也为了证明自己不会拖众人的后腿,沈凌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而是和众人一样骑马上路。

  本来那新招收的三十个家丁在得知自家庄主也要跟着一起去时,心里都不免犯嘀咕,但是眼见沈凌利落的上马扬起缰绳出发后,心里的想法就都咽了回去。

  虽然沈凌之前也曾命匪人们教过这些家丁骑马,但是这些家丁们以前作为佃户,几乎连马都没有摸过,所以除了少数几人无师自通外,多半人都骑的小心翼翼,生怕从马背上摔下来。

  这种情况,直到他们骑了两三天以后才好一些,商队的速度也快了一些。

  大抵是他们去的时候马快车空,因此一路上鲜少有劫道的,就是有,也被五个匪人带着三十个家丁击退了。那五个匪人有从匪的经验,知道哪些路途有匪患,哪些路途平安无事。有他们保驾护航,商队一行顺利走到了汉中。

  沈凌到汉中以后,先将随身携带的银票尽数换成了金锭,当初从郡城出发的时候为了掩人耳目,她不好出门去钱庄兑换,如今有了机会,沈凌将所有的银票都换成了金锭。毕竟一旦战祸将起,什么银票都是一张废纸,人们最相信的还是真金白银。

  沈凌将所有银票换成金锭后,就让阿生去打听汉中最大的铁矿控制在哪家手中。至于盐矿,这样重要的东西,自然不是私人可以拥有的,都掌握在官府手中。

  阿生出去打听了一下,便给沈凌带回了不少信息。

  目前汉中附近最大的一处铁矿掌握在当地豪强张家手中,而当代家主张谷听人说不知上进沉迷酒色,光是妾侍就有十几房。其中最为得宠的是第七房小妾,已经为张谷生了两个儿子,把主母都比了下去。

  所以如今想要从张家买矿石的商人,都从这第七房小妾入手,而这七姨娘正好有一个娘家兄弟名叫马泉,处事圆滑,能说会道,因此那些商人都转而过来找他从中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