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皇帝道:“先说这个李忠吧,这个忠儿啊——”他话尚未说出,便已经有些感慨了,“朕不是不想给他机会,实在是——他的书房,倒是很阔气,呵,一应古董,让人眼睛都看花了,书架也是很大,满架的书——都是新的。”
李墨知道元朔皇帝所说的“新的”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那书就是摆设呗,和古董一样,摆着让人欣赏的,书的主人可能根本就没有看书。
元朔皇帝又继续道:“本来这样,也没什么,可是朕进入他书房的时候,他正左拥右抱——朕以为,说不定这两个女子,是哪个官家的贵女,这说明他还有点儿本事。可是,朕一看,并不是什么官家贵女,甚至也不是青楼里的女子——人家都说,青楼女子多才女,若是青楼女子,朕倒也没那么生气!但不不是!”
李墨倒也有些好奇了,这即不是贵女,又不是青楼女子,难道是寻常白衣家的女儿?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强抢民女一类的故事。
不料元朔皇帝道:“这两个女子,竟是府中的寻常伺候丫鬟,甚至是低等级婢女。”
李墨这下便明白了元朔皇帝为什么这样生气了。
所谓兔子还不吃窝边草,特别是以李忠的身份,定是要豢养很多家奴,主奴厮混便容易上下不分,上下不分则使得制度大乱,制度大乱则由小祸大,一个男子,若是连家里的事儿都搞不清,更不要说什么家国大事了。
正文 第622章园子
元朔皇帝道:“所以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不是朕心里的,可以继承李氏江山的人,他与蒋虎的小动作,朕也早就看在眼里。”
意思是说,李忠今日的一切,皇帝其实早就有预估到吗?
但他没有阻止。
元朔皇帝又道:“老二,早就已经在游戏之外了,只不过他自己不明白,所以成为了最好用的棋子。”
“至于荀儿,父皇承认,是比较喜欢他。在他小的时候,父皇就看好他,直到他这么大了,父皇还是看好他。其实他并没有做错什么,直到现在也没有。但你知道父皇为什么又将他幽禁起来吗?”
李墨问,“为何?”
“朕进入他的书房内,看到他正在为自己选妃,案子上放着各色女子的档案,都是官家贵女,其实对于这个事儿,父皇认为,是很对的,但是在他的书桌下层内,朕发现了数个金漆小人儿,这些小人儿都制成了文武大臣的样子,居中而座的,却正是旬儿。”
“父皇为这事,而责怪他吗?”李墨轻声问道。
“并没有,你父皇我,大肚能装船,未曾因此事而责怪他。但是朕发现了他书房里,另外的东西。”
元朔皇帝说到这里便顿住,久久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李墨。
李墨被他看得抬头也不是,不抬头也不是,只好在自己的身上找找毛病,道:“父皇,不知您驾道,是以也没有换上干净的衣裳。”
元朔皇帝一摆手,“不,你很好。”
元朔皇帝说到这里,道:“好到令朕意外。”
元朔皇帝的话太怪异,语气也很令人不懂,李墨只觉得额上渗出些细汗,忽然跪了下去,“父皇,儿臣,儿臣不知,做错什么了?还请父皇指明!”
元朔皇帝没有让他起身,只是接着道:“朕在荀儿书房里看到的,是一些布阵图的原稿,除此之外还有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由朕的另外一个儿子,在十岁的时候写下的那篇使得旧太子一举成名的‘天下论’。”
李墨终于明白元朔的意思了,却只是颤声道:“父皇,儿臣——”
“你什么都不用说了。”
元朔皇帝接着道:“这件事,除了让朕震惊外,还有两处使朕不能释然,一是,朕一直看重的孩子,竟不过是个窃取他人成果的孩子,他并没有别人看到的那样优秀,甚至,若除过窃取别人成果的那些事儿,他简直一无是处。”
“父皇,做为父皇的嫡长子,不管他是不是优秀,他都有权力继承皇位。既然如此,为什么父皇不可以当做不知道这些事情,让大哥正常继承皇位呢?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大哥仍是优秀的,并且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而不是被暗无天日的幽禁起来。”
“朕,不能把皇位交给一个如此愚蠢的人。朕乍然‘死去’,他成为皇帝,虽无宝印,毕竟也是得到了诸位大臣的支持,可是他一路而去,一败涂地,安善局之局,若不是朕及时出现,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