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宅坐落在铜台路与朱雀大街相邻。
范家老爷范尚与独子范丞及范家管事正在书房谈论正事,管事说了一些生意上的事,瓷器,丝绸,皮毛等事无巨细,最后将话题放在玉料上。
“高大人那边己将货装车了,与皮毛一起,近日便会到京城。”
范尚嗯了一声,“一路上都打点好了。”
“老爷放心,与往常一样,入关后经河西,至陕西渡黄河,沿汾河南下,下渡黄河进入河南,在上蔡入淮登船,到了建康有刘公公的文书,乃贡物,咱们又是皇商,谁也不敢查,一路无忧。”
范尚放下茶杯,点了点头,“还是小心一些,当年曹汉就险些露了马脚。”
“是。”管家躬身道。
片刻范尚又叹道,“自从战事结束,往关边采玉之人不绝,朝廷己下令禁止,只能由官家开采,这对咱们是一个好机会呀。”
因前些年关边的战事,玉石采集十分困难,朝廷暂时关闭了玉石开采,大燕所需玉石一般靠内陆的几座山脉,但终是无法与和阗玉相比,当然也有冒着战火做玉石生意的外族人与大燕人,或是一些小部分的进贡,不过,玉石自然越发减少,如今“和平”来临,朝廷开启玉石开采,带动了玉石市场一片活跃。
“正是。”一旁的范丞笑道,“如今玉石的价格飞涨,不足十年,咱们范家便可富以敌国,连皇上也要求着咱们。”
范尚听言瞟了儿子一眼,“为父的教导又忘了?”
范丞笑笑,“儿子知道了。”低调行事,这是范尚的处理原则,不过范丞面上却不以为然。
正在这时,有小厮在门外禀报,说是胡家老爷来了。
范尚让进,管事退出了书房。
胡家老爷怀里抱着礼盒笑容可掬的进了屋,朝范尚一礼,又朝范丞一礼,范丞扯了扯嘴角,范尚手一抬,请胡老爷入座。
胡老爷不敢,只将礼盒放到范尚面前的桌案上。
范尚瞟了一眼,“胡老爷,这是”
胡老爷笑道,“最近刚得了一些小物,甚觉有趣,特拿来与范老爷观赏。”
范丞好奇的走过去,打开了盒子,却是一枚鸡蛋大的明珠。
“咦。”范丞拿起把玩,“这到是好东西。”
胡老爷笑道,“公子喜欢便好。”
范尚看了一眼,却不怎么稀奇,见儿子喜欢,便由他去。
胡老爷见范丞脸上的笑容,这才开口说明来意,“前先某曾与吴家有约定,此番雕琢比赛”
正文 第135章:摊牌
“还以为什么大事。”范丞听了胡老爷的话,嗤了一声,“你且回吧,这还用得着说吗?”
胡老爷听到承诺,高兴不己,“谢过公子,谢过公子。”又看了范尚一眼,范尚挥挥手,胡老爷退出了屋子。
陆子渊来到范家,与胡老爷撞了一个正面,二人以前见过几面,此番彼此施礼,说了几句客套话,见胡老爷离开的背影,陆子渊略有所思。
这五日自然是难熬的。
对于吴家即想时间过得慢,又想时间过得快。
吴家人也担心胡家会做手脚,一边拜托周正去打听消息,只有那阿泽倒不怎么担心,被无瑕看出异端,从而询问。
阿泽打着哈哈,“当然担心,但担心有用吗?该来的总要来。”
无瑕只觉这不像阿泽的个性,待要详细问话,阿泽找借口跑开了。
不过,当晚无瑕收到一封信,没有署名,信上说,范家己为胡家出面,将吴家雕琢的玉器搁置起来,并没有交到工部,劝慰吴家不要与范家作对,更让她置身事外。
无瑕甚觉奇怪,这封信是谁所写?她想到了一人,心里一番五味杂瓶。
然而,她又怎能做到置身事外呢?
既然范家出面了,眼下只有一人能忙吴家,便是石坚,一想到石坚的要求,无瑕微叹。
石府,石老夫人自从听闻那个传言,总是心下不安,接连请了好几个名医来为儿子把脉,可这样的事又把得出来吗?
医者只说侯爷身子好,如今天气温和,旧疾也不会再发,老夫人不敢明言,李妈妈只好私下问医者,说是自家侄儿得了那病,如何根治,医者开了许多药,李妈妈拿回来,老夫人便吩附着给儿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