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玉记_作者:燕燕于飞(289)

  莺儿又来到无霜面前,“小姐,咱们还是走吧,不打扰姑爷办公了。”

  莺儿又朝无霜眨眨眼,无霜不明所以,却也站起身来,“是,是,我先走了。”

  如此,主仆三人出了书房。

  “莺儿,你怎么回事?”无霜立即变了脸色。

  莺儿长叹一声,“我的大小姐,这么晚了,你送油腻腻的汤,姑爷要喝才怪呢?”

  “那是骨头汤,最补人。”

  “可也不是这个时侯,小姐没见姑爷一脸疲惫吗?”

  “既然累了,为何还不休息?”

  “因为姑爷勤政,姑爷是做大事的人,小姐该体谅才是。”

  无霜听了点点头,又摇摇头,“我很体谅,我陪着他一起勤政不行吗?”

  莺儿噗嗤一笑,“那有男子在办公的时侯还让妻子在一旁看着?”

  “可我就想看着他,只要看着他,我才高兴。”言毕又低下了头,“你也觉得我很缠人是吗?”

  “啊”莺儿不知如何回答。

  无霜自个儿叹气一声,“罢了,其实我知道轩哥哥不喜欢我缠着他,以前是,现在也是,绿儿,咱们回吧。”

  绿儿哦了一声,提高了灯笼。

  三人走在回廊上,无霜又对莺儿说道,“以后我再有这样的毛病,记得提醒我。”

  “嗯?”

  “我可不能让轩哥哥厌恶了我,再者,你去书房守着轩哥哥,若呆会他饿了,渴了身边总得有一个人,那些下人们毛手毛脚,我不放心。”

  莺儿听言高兴的应答。

  萧轩处理的政事正与东海王一案有关。

  他将整理好的案卷交到了黄大人的手里,黄大人十分惊讶,“整理好了?”

  “是,大人。”

  “三天功夫?”

  “大人若觉得慢”

  “不,不。”黄大人捊了捊胡须赞道,“萧大人刚来都察院,想不到这么快就能适应了。”

  萧轩有些不好意思,“因案子紧迫,所以下官不敢怠慢。”

  黄大人点点头,拍拍手上的案宗,“的确紧迫,皇上正等着结果呢,你先退下吧。”

  “是。”

  萧轩一揖,忽尔又转过身来,“不知大人对东海王一案有何见解?”

  “这这个嘛,因有那证人在,说东海王派人刺杀刘公公,这刺杀朝廷命官之罪,怕是逃不掉的。”

  “下官倒觉得,不能仅凭那刺客的一面之词而定了东海王有罪。”

  萧轩道来。

  “自然是不能凭他一面之词,不过东海王拥兵自重却是事实。”

  萧轩道,“东海王乃一地潘王,其东海兵力却在朝廷规范之内,不算是拥兵自重。”

  “这个嘛”黄大人一时无法解释,或是不愿解释,“听萧大人的话是不相信东海王谋反一事?”

  萧轩想了想,认真的摇摇头,“不相信。”

  如此直言让黄大人一怔,暗忖当真是年轻,他呵呵两声,“是不是谋反,三司会审之后会有结论的。”

  “那大人的结论是?”

  黄大人见他如此“相逼”立即沉下脸来,“你本官的结论便是看证据,你退下吧。”

  萧轩退出,在门外遇上了张道政,二人施礼一番,黄大人迎出门,领张道政而入,只听张道政的声音笑来,“本官是来看看东海王的案子。”

  “大人怎么亲自来了,派人给下官说一声,让下官去向大人禀报便是”

  萧轩回过头,看着黄大人一幅献媚的姿态,萧轩不由得紧皱起了眉头。

  正文 第166章:圣上薄情

  他停顿了片刻后回到自己办公的值房,拿出另一份卷宗,那是他复抄的一份,他再次仔细的看起来,直到下了值,他拿起卷宗,去了老师明之杭的府邸。

  “这些不足以定东海王的罪。”明之杭放下卷宗。

  萧轩道,“学生也如此认为,东海一带百姓安康,近两年来无一起海窛生事,全仗东海王之功,若说他要谋反,实属无稽之谈。”

  明之杭听言长叹一声,“为师何尝不知呢。”

  “此案凝点从从,学生以为,东海王是被人诬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