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头有督主大人_作者:炉烟双(91)

2018-08-09 炉烟双

  太后见她不对劲,担忧问道:“锦儿,怎么了?”

  她咬了下唇,嗫喏道:“娘,我不想嫁到戎狄去。”

  “……娘知道,你自小从没离开过郢都,你是娘的亲女儿,娘也舍不得。可娘还是这大郢的太后,你皇兄是这大郢的皇帝,你与生俱来这样的使命,你要知道,倘若有一天……这国没了,你再无苟且之命存活于世。锦儿,娘从未对你说过这些,从前只觉得你小,不过十四五岁,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可母后十四五那时,就已经是先帝的皇后了。”

  她哭的难以自持,这样的大道理从前听过无数次,可如今落到自己身上,才知是多么难。

  一夜之间,她像是忽然就长大了。想起陆渊说过的那些话,她忽然犹豫起来,到底要不要同娘亲说,是嫁到戎狄,还是抛弃一切随良卿一起走?她没了主意。

  嗫嚅了下,终究是没能说得出口,娘才从鬼门关回来,如今说这些,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她把头蒙在被子里,发丝触上眼梢只觉痒痒的,瓮声道:“娘,明儿花朝节的抓阄我不想出去,您别把我安排在里头了。”

  太后一顿,大郢二十四有赏花朝的习俗,说是赏花,可腊月里哪里来的花,不过是赏腊梅花罢了,大郢人家家门口种腊梅,二十四这天,全城的未婚男女可以配成一对,一同剪腊梅枝插在门上,谁家门口的腊梅枝到了二十五依旧旺盛,便可以配凑成一对,由媒人上门提亲。若是不满意的,直接趁夜里将腊梅枝换成彩灯一副,谓之压惊。

  民间有这样的习俗,宫里倒简便多了,往年二十三正好是太后的生辰,因此这差事基本上是由太后做主。太后到时会把京中所有官宦人家的公子女儿的名字写在纸上,到了二十四依次分发,然后配成一对,一同上市集赏花。

  这里头其实也有点猫腻,配凑也不是真的就随意抓阄,事先都有准备。就臂如,权势较大的太师公子,断然不会配给太傅的女儿,这一张一弛都有它运行的定数,但能不能就此作数,也不是太后就定了的,最终也还是要看两家人的意思。

  “这样也罢,我还正苦恼把你和谁配成一对呢,明儿就留在仁寿宫陪哀家罢。”

  她忽然想起来,抬头问她,“娘,明儿燕王也在名单中么?”

  太后想了一下,“本来还以为他要二十八|九才能抵京,如今早来了就写在里面,我自有用意。”

  “娘要把他和卫辞配在一块儿么?”

  娘有意将卫辞许给燕王的事人尽皆知,可燕王那头到底是什么心思尚不明确,而陆渊又要她主动提出下嫁燕王,这里头的猫腻着实令人费解。

  太后叹了一口气,歪头看向直棂窗外天黑潺潺,眉眼间尽是疲惫之色,“你睡吧,明儿再说。”

  ——

  垂拱门外,夜深无人。

  “燕王留步。”

  燕惟如听见声音顿住步子,回头看见来人,拱手笑道:“原来是厂公,建安匆匆一别已有数月,不知厂公可还好?”

  好不好心里自有数,陆玑撇嘴笑了笑,提起曳撒下丹墀,“此刻无人,咱家就不和殿下绕弯子了,今日一事多亏殿下相助,还未来得及道谢。”

  捉狐妖的法师是刘鸿沧,燕惟如到德州之时便与陆渊通信过,欲合力除去王直,助他夺回东厂的大权,谁知半路上竟杀出个双生子,他有种替他人做嫁衣的意味。

  “厂公言重了,当日在建安达成的约定,不知还可作数?”燕惟如眯眼看眼前人,他知道来人不是陆渊,当时在大殿里,他亲眼看见两人在廊柱后对调,兄弟俩合唱一出双簧,他真不知到底该信谁?

  陆玑不比陆渊,十三岁便进宫做了太监,人情冷暖看的比谁都透彻,报仇的心思要比陆渊大得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论手段的狠毒,陆渊终究是没有他狠。

  陆玑广袖一拂,垂首道:“自然作数。皇帝那头我已派人在膳食里一点一点做手脚了,不出正月,自然暴毙。不过,”他顿了一下,“长公主那头怕是不能如愿了,殿下既要由头,谁都一样,太后既然有意撮合您和卫辞公主,不如殿下就驴下坡,将事情应承下来,到时候起事,也是一样的。”

  临时反悔,他并不感意外,来人既是陆玑么,自然不会考虑到卫辞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