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花来根据地一个多月,除了担任特训两支队伍外,还会被李遂、赵大刀,甚至徐大柱叫过去,给革命军的士兵们当武术教练。
宋雨花的身法及敏捷度是从小在山里练出来的,她的武术,则是从小白画出来的功法中学来的,有小白在,她甚至根据士兵的擅长,将大家分成了几个组,找了不同的功法分别教给大家。
宋雨花如此举动,在大家的练习逐见成效后,都对宋雨花相当佩服。
短短几天工夫,宋雨花就成了根据地里的名人,就连巧秀,每日做活儿的时候,都能听到大家对宋雨花的赞誉。
有人夸自家女儿,林巧秀当然欢喜。
可如此发展势头,宋雨花却皱起了眉。
李遂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很多事的决策上愿意听听宋雨花的建议,宋雨花每次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都能给他提供一针见血的启发。
因为这,李遂时刻注意着宋雨花的神色变化,宋雨花的情绪有变化,李遂立马发现,他很快后知后觉的发现了问题所在。
如今是乱世,宋雨花的呼声越高,被人知道的可能就越大,一旦宋雨花的优秀被敌军知道,很可能成为日军的灭杀对象。
加上宋雨花与林巧秀和宋雨石的家人关系。
宋雨花能力再强悍,也不可能全天十二个时辰都守着娘和弟弟,那被动陷入危险的可能就相当高了。
想明白宋雨花的担忧,李遂立马神色慎重的召集士兵,下了严令,禁止再提宋雨花教大家武术的事。
士兵们不明所以,但服从命令是他们的职责之一,虽替小师父叫屈,但到底执行了下去。
而士兵的家属们,也不再提宋雨花的事迹。
恰在这种时候传来消息,说是组织上近期会派工作人员过来,也不知是谁传的,说里头有位新的武术指导,会训练根据地里的队伍,为收编正规化做准备。
第171章【许久不见】
组织上会派人来根据地指导工作,特派员里还有位武术指导,因为这个半真半假的消息,宋雨花娘仨在根据地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厚待。
巧秀和妇女们一起做活儿,别说重活累活了,就是起个身拿个东西,也有人快速的代劳,给她送到手边上。
宋雨花这边更夸张,不仅需要时刻接受众人‘同情目光’的洗礼,一帮大大小小的徒弟们,还跑来表决心,一个个的都拍着胸脯,说什么就算上级派个天王老子过来,他们也只认宋雨花一个师父。
宋雨花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反而无所谓,她正愁前阵子他们娘仨的风头过高了呢!有人恰好来解围,她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不开心?
可是,宋雨花越是表示自己心情很好,一点事都没有,李元廷、顾炎武、包括张少天等人,就越是觉得,宋雨花心胸宽广,是他们学习的楷模。
甚至有人暗下反思,是不是因为他们的心胸不够宽广,在武术的学习上,才不及宋雨花那么神速?
于是,接下来的训练中,宋雨花明显感觉到小伙子们的劲头儿更足了。
时间进入九月底的时候,组织上的特派员终于姗姗来迟。
李遂亲自带队出山迎接,得到消息的根据地军民们,相熟不相熟的,纷纷跑到宋雨花娘仨跟前,表示他们从心理上支持的永远是宋雨花。
对此情形,宋雨花简直哭笑不得。
根据地建在大山深处,李遂是半夜摸黑带人出的山,直到次日午后,李遂才带着特派员回了根据地。
为了迎接特派员,根据地难得的改善了伙食,而在众人眼里,作为受了天大委屈、即将默默无闻被取代的宋雨花,也被安排上了主桌酒席。
这是想让宋雨花吃顿好的,也是在默默的支持宋雨花,表明他们的态度。
宋雨花可不想见什么特派员,躲开还来不及,怎么会往上凑?
她想要的生活,本来就简单,要不是这糟心的世道,她肯定带着娘和弟弟,做个不操心的闲富人家,自由自在的多好。
因为心里没有期许,自然不乐意上主桌吃酒席,她这一举动,越发让大家心疼,他虽然个头挺高,可到底只是十来岁的娃娃啊!
灶房的范师傅一咬牙,将席面上的菜,每样都减了些出来,单独留给宋雨花吃。
看着几口萝卜、几口白菜、几口土豆、还两块红烧肉,宋雨花真心被感动到了,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呢!不仅是丰盛的饭菜,还有范师傅的心意,这种脱离开共享的姿态,偏心眼的给她加餐,是得顶受多大的压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