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家和万事兴’,父亲在二十岁那年一举考中状元,之后仕途节节高升、官拜户部侍郎,就有人上门提亲,要给父亲做妾……为了在官场上获得臂助,父亲又娶了两个官宦人家的‘姨娘’,苏紫凝这才明白母亲之前的高明……当年即使母亲不给父亲娶姨娘,父亲也会自己娶,而且多半娶的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就如六姨娘、七姨娘一般骄横跋扈,仗着娘家的势力不把母亲放在眼里,而母亲曾经收在房里的四个姨娘则没有背景、没有仰仗,又都是母亲亲自挑的性情温良的,此时就会跟母亲一条心,姐妹五人一起温婉得体地对抗另外两个不懂事的姨娘,两个姨娘见她们铁板一块、撼不动,就转头‘互掐’、争宠……最后两败俱伤,都失去了父亲的宠爱……而母亲因为识大体,从不争风吃醋,也不参与这些事,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之后,父亲在母亲这个‘贤内助’的操持下,三十六岁就官拜宰相……之后也没少过女人,又娶了几房姨娘,但最后留下来的、得宠的寥寥无几,主要是没有母亲这般的‘心胸’和处事方法,不明白‘爱屋及乌’的道理……
如今母亲已四十有三,父亲也四十岁了,年过半百……而父亲每个月大部分时间都会宿在母亲屋里,两个人躺在床上,哪怕什么也不干,只是手拉着手、唠唠家常,父亲都觉得很安心、觉得踏实……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儿’,父亲到了这个年纪才慢慢明白母亲的‘金贵’……好妻子不见得要貌美、不见得要年轻、不见得要博览群书、不见得要精通琴棋书画,但是只要懂得体恤丈夫的心,懂得‘爱屋及乌’,爱夫君所爱、想夫君所想,才会成为夫君心目中的那不可替代的‘妻子’……
因此,苏紫凝深知母亲在她临上轿前嘱咐的‘爱屋及乌’的深刻含义……她自己就如当年刚进门的母亲一样,是个‘不得宠’的妻子,若想获得丈夫的重视和宠爱,就必须像母亲当年一般,找到夫君‘心尖上的那个人’,然后拼命地、真心地对她好,把她变成自己的‘屋里人’,然后夫君就会‘爱屋及乌’地经常来自己屋里,日子长了也就‘爱屋及乌’地跟自己有感情了,一如母亲当年一样,而这个她首先想到的,要放在‘屋里的人’就是陌如玉……只不过,这丫头不知道跑去了哪里?她现在找不到,碍于王爷的面子也不敢找……
新婚之夜,苏紫凝顶着大红盖头,坐在床边上等林萧然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
第54章 救命稻草
直到王爷进了新房,揭了盖头,跟她喝完交杯酒,跟她同上牙床的时候,苏紫凝还心存幻想,或许……或许今天他喝多了,会把自己当能陌如玉……她不在乎被错认……只想……哪怕只做他一天的妻子,这辈子也值了……可是,什么也没发生……林萧然只是和衣躺在了她的身旁,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她猛然明白,今天是她的新婚之夜,王爷是给她这个‘正妃’面子,留下了陪她一晚,省得明天别人嚼舌根子,说她这个王妃不得宠,新婚之夜王爷就弃她而去了……
就这样怔怔的躺了半响儿,她忽然想起,莫非王爷跟陌如玉失和,是因为误解她伤了自己?那她要跟王爷讲清楚,免得以后陌如玉回来了,怪她……何况母亲教过她,要‘爱屋及乌’……
于是她轻声叫道:“王爷……”。
林萧然没有回答……苏紫凝从床上轻轻地坐起来,看见他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明显是听见了,在等她的下文,于是她接着说:“玉儿那天并没有故意用匕首刺我,是我不小心摔倒,撞上去的,再说也伤得不重,您不要怪她……”她听王爷叫陌如玉‘玉儿’,觉得自己‘爱屋及乌’,也应该叫她‘玉儿’。
“我知道……睡吧……”林萧然闷闷地答,然后闭上了眼睛,显然不想再说话,她也不敢再说,慢慢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又不敢翻身,怕惊扰了王爷,就这样坚持到天边泛出鱼肚白,才昏沉沉地睡过去……一觉醒来,林萧然已经离开了,从此就没再进她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