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一笔谈_作者:砚丞书(181)

2018-07-29 砚丞书

  他说:“忍一忍,明早就好了。”

  她安静了一会儿,动了动放在床边的手臂,握上了他的左手,她掌心摸到了一阵冰凉,蔺傒文垂眼一扫,一动不动任她握着。

  江墨醒过来时,屋外已经亮透了,只是原本在床边守了一整夜的人却又不知所踪,她喉咙干涩发紧,下床先倒了杯茶水润润喉。

  她呷了一口之后发现这茶居然是温的。

  这杯带着些许温度的茶水让江墨心里安定下来,她放下茶杯走出寝屋,外面的屋子和院子里都没有人,她又转去了厨房,果然在那里看见了他。

  她问道:“你在做什么?”

  蔺傒文这才发现她醒了,他手里正端着一碗生米,脸上有些许迟疑。

  江墨总算看明白了,她忍不住撇开脸笑了一会儿,说:“我来。”

  蔺傒文对厨房里的一切一窍不通,但也没理由让她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来做这些,他道:“你别动,我来就好。”

  “可是……”江墨看着他碗里的生米,“你又不会。”

  “……”

  最后是江墨坐在旁边口头指点他,蔺傒文的悟性是极高的,凡事一点即通,煮出来的米粥粒粒分明,颗颗熟透,江墨很满意,连喝两碗米粥下肚,精神好了不少。

  江墨把碗筷拿进厨房,再回到堂屋时,他就坐在一旁翻阅书册。

  她的屋子里尽是一些医书,还有前阵子买回来的志怪书册,江墨走近了发现他手上拿的正是一本志怪小说,他神情颇随意,模样饶有兴味却又不多少沉迷。

  江墨忽然出声道:“这书上说,许多年前太上老君遗落了一块珩玉在人间,那块珩玉就挂在了青城山上一棵树上,有一日那山上一团精气飘然而至,遇到了那块玉……”

  那珩玉乃是仙家之物,本就极具灵气,一旦和那精气融为一体,竟修成了个男体,珩玉得了人形,终日与花鸟为伴,游荡于青城山。

  一日,那珩玉外出时迷了路,不知不觉飘至云崖,遇见了生长于云崖之上的一株长萤草,那长萤草生来不同凡俗,珩玉见了心生喜爱,遂便以自身精气滋养,如此日复一日,那长萤草终于脱去草木之胎,也修了个男体。

  江墨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

  蔺傒文见她不说,自己接道:“自古以来,书上或戏里都是些不离其宗的套子,那长萤草为报君恩,十之八九是打算对那珩玉以身相许了。”

  江墨忍不住微微笑道:“正是这话。”

  蔺傒文的嘴角一抹淡淡的笑纹,将书扔在桌上。

  江墨歇息了一日,病已见大好,蔺傒文倒是怕她复烧似的,对她寸步不离,时不时探一探她的额头,见她情况稳定才放心下来。

  午时来了两个问诊的,江墨倒是有精力应付,只是那问诊的见她屋子里竟坐着一名气韵高雅的男子,不由得八卦起来。

  江墨是大夫,屋子里出现一两个陌生面孔是常有的事,兴许是哪里来的病患。

  只是这男子生得实在招人目光,一位婆子陪媳妇来看病,见了蔺傒文之后,也顾不上媳妇的病情如何,忙问:“江墨,这位先生不曾见过。”

  江墨看了他一眼,见他坦坦荡荡,自己也没理由心虚,说:“他也是来问诊的,病情有些棘手,暂时就住在我屋子里。”

  婆子听了点点头,“可是啊,你一个姑娘家,放个男人在屋里到底不合适,赶紧让他家里人接回去才是,不在乎你累些多跑几趟。”

  晚上,江墨对他说:“明天你别出来,让人见了笑话我。”

  他只看着她不说话。

  江墨又小声说:“那阿婆说的对,我是姑娘家,又尚未出阁,屋子里放着个无甚干系的男人,不成体统……”

  蔺傒文闻言,应道:“好。”

  这妖像极了那清心寡欲的佛僧,云心月性,清冷沉澹。

  他若不是明明白白告诉了她,他是妖,江墨一定认为他是哪里来的得道高人。

  ……

  蔺傒文在这里待了几日,夜里他忽然告诉她,“我明日便走。”

  江墨端着茶盏的手一顿,手指头不由捏紧。他是妖,妖与人终归殊途,所以他迟早要离开这里,她心里有数,只是想不到会这样快。

  蔺傒文不去探究她心里怎么想,径自说道:“我自人间走这一趟,不止为替你医治热疾而来,你身上的热疾暂无大碍,眼下我还另有一桩要事不得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