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娘冲她做了个鬼脸:“那是当然,我婶子的手艺还用说么?”
福平婶得意地笑了,反问她:“怎么样?掌柜的请吩咐我吧,看你这样子是要预备拌个痛快了?”
珍娘玉手一挥:“婶子请看!”
右手一堆碗盘里,胡萝卜丝,肉丝,摊成整块后又切成细丝的蛋皮。
“这是用来拌细粉条的,”珍娘又向左手一摆手:芝麻酱蒜泥陈醋,各样分放小碟子里,“这是用来拌凉粉块的。”
还有黄拉皮,用过水的嫩菠菜加泡菜丝来拌,吃个爽脆劲儿。
就着凉皮吃的小菜,自然少不了香喷喷,脆生生的花生米啦!
趁着福平婶对付凉皮粉条时,珍娘开始准备花生。
这也有几种方案的。
油爆自然是第一种,盐水加特有香料包来煮,是第二种,椒盐第三种,还有一种,也是前世珍娘最喜欢的,干炒了后浸辣椒油,再丢几枝新鲜花椒芽下去,又麻又辣,香爽到无法形容!
光吃凉皮当然不能抵饱,珍娘还预备了一味干货:炸小丸子!
豆腐,肉沫,萝卜,木耳,葱蒜姜,一概剁成泥挫成丸子,干面里滚一滚,锅里油辣了,倒进去转几圈,满锅的开花打滚,捞出来盛在盘子里,外面再撒些,焯过水的新鲜时令蔬菜碎沫,碧玉似的一个个小圆球,香气弥漫,游丝酥脆。
都是些简单朴实的乡野小菜小食,却因食材搭配的得当,制作者手艺精良,因此当做出的样品摆到外头卷棚里时,扑鼻的香气顿时就招来好些路人,簇拥着上前来看。
“这就是接待过咱巡抚程大人的地方?”
“哎呀看这陈设,不简单哪!”
“你们别提那些没用的,倒是看看这吃食!这种天气要来碗新鲜凉皮,嘿!还有花生米儿呢!”
珍娘笑眯眯地招呼着来人:“叔叔伯伯们,进来坐吧!里头凉快,凉皮尽有,花生管够!”
路人们都有些犹豫。
这几个都是结伴出来窜巷做小买卖的,还有一个是个木匠,才从邻村做了几个月活计,预备回家的,虽不是农人,手里也颇有几文闲钱,可到底还都是靠双手吃饭,没有大本钱的,因此没问个究竟时,还是不敢贸然进去。
“我说,”木匠问着珍娘:“你这样应该很贵吧?”
巡抚大人吃过的饭馆,肯定不能便宜吧?
珍娘早料到对方有此一问,当下嫣然一笑:“叔伯们,别的不说,你们只看这菜式,是能贵得起来的么?”
凉皮花生米,再加几样泡菜腌货,确实只能在中下等里算钱。
路人们由不得咽了下口水,心头大喜。
“凉皮五个钱一盘,花生一个钱一盘,买三盘凉皮送一盘花生,小丸子十个钱一盘,一盘八个!茶水是温的,每桌都有,不要钱!”珍娘小嘴一张,噼里啪啦倒豆子似的,价钱份量清清楚楚。
路人们心里一盘算,确实不贵,也走了几十里路,也赶了半天日头,是汗也出了,胃里也空了,如今眼皮子底下就有个歇脚吃饭的地方,价钱也合适,何乐而不为?
虽说钱不可乱花,可出门在外,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肚子不是么?
“行啊!给我来盘黄拉皮,多放些泡菜,我喜欢酸辣口的!”
“我也来一盘,不不,各样来一盘,送花生吧?”
“小丸子也要!”
一瞬间,卷棚底下就坐下不少人,珍娘眼皮子一撩,大约有数了,人数点单不用记,都在她心里呢!
说话间,各桌上的菜就上齐了,一时间人人都顾不上说话,直埋着头吸溜起来,呼噜稀里地,响成一片。
珍娘送了菜,又进厨房里,忙得分身乏术,好在钧哥也到了,于是他在前头张罗,珍娘才得空,专心与福平婶做菜。
锅里油滚了又滚,小丸子一批又一批地下去又上来,一座座地凉皮堆被削了又刨,很快窄下去薄得见了底,最后直到太阳斜到西边时,花生米萝里也见了底。
“哎呀可累死我了!”钧哥将最后一位客人送走,一屁股坐到凳子上,呼呼直喘气:“妈呀,怎么头天生意就这么好?”
珍娘顾不上理他,就着外头还有些力量的的阳光,一笔一笔地记着帐,然后在心里大约算了算,出入流水,刨去成本,今天毛利竟有一半!
今天共来了近五十个人,每位平均花了三十钱,帐面上一共有一千五百钱,再多几十个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