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多的后宫妃嫔,她不是最美,也不是最好,甚至她不曾以诚相待,甚至她算计我,可是我却甘愿在心头为她划下这深深的口子,只为博得她那令我醉心的一笑,此刻我才真正明白皇阿玛当日对董鄂皇贵妃的心思。可是当皇祖母将列祖列宗打下的春秋基业摆在我的眼前,我明白我无路可选,只有选择慢慢将她忘掉,忘得一干二净,忘得如同从来不曾遇上她。只是年少时那狂热的眼神,那灼热的痴缠,即便深埋在心里最最隐蔽的角落里,永远却是清清楚楚记得的。
每逢家宴,偶尔和她不经意的眼神交汇让我明白时间最长的距离便是相遇却无法相交。
又是一年后宫选秀,我毫无半点兴趣却碍不过那是祖宗留下的规矩。本向皇太后推托今日政务繁忙却断不了心中那寻寻觅觅的身影,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相似也是好的,让我有种无奈的寄托。
本是无心寻觅,可这丫头的出现却让我又想起了一个记忆深处的身影。我的好奇让母后担忧,她急急得想要让我对这女孩失去兴趣可是她又如何了解我心中的那份欣喜,我没有理会,执意的将她留在了身边,这个容貌酷似董鄂皇贵妃的女孩。
同记忆中的女子一样,她细心谨慎,在这紫禁城里活得小心翼翼,不愿显露自己的才华不愿出半点的风头,可是她比皇贵妃来的让人真实温暖,至少小十四从第一眼见到她起便粘上了她,还有八阿哥那个让我也时刻牵挂的孩子,这些都是日后雪雁向我汇报来的,雪雁——是我让李德全安排放在她身边照看着她的管事姑姑。
皓珍,我那善妒的贵妃对她的责难让我忆起许多年前的那些种种,这只是一个开端,往后还会有更多的嫔妃们去找她的麻烦或是刻意去巴解她,我暗中观察着,她却没有叫我失望,她依旧尽职自己的本分将一切看得淡薄,不愿一失足成为这后宫之中的争斗的牺牲品,偶尔无意中流露出得聪慧,新奇也让我格外的满意。她是我心中理想的儿媳,四阿哥胤禛对她过多地关注让我明白我的这个喜怒无常的儿子是中意她的,德妃也时常在我的耳边吹着枕边风。
只是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的却是八阿哥。这个从小交由惠妃抚养的孩子已经渐渐长大了,他的眉宇他的神色像极了他的额娘——良妃。对于她我总觉是亏欠的,对于这个孩子我也极力的希望能将她额娘的份一起给与弥补,可是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姑娘只有一个如何分得了?幸运的却是安亲王的外孙女和硕额驸明尚之女乌雅•晋晴的到来,这丫头幼时曾在宫中小住过,听惠妃说她自小便是钟情于胤禩的。我的心中渐渐有了盘算,也许那样便没了偏心一说。
围猎时胤禛为了玲珑受伤一事让我更看清了这孩子对于她的痴迷,那双灼热的眼神是那么的熟悉,也许先前我还有些犹豫,可是那一刻我却做出了决定:今以费扬古之女作配四阿哥胤禛为福晋。
对于胤禩,安亲王的外孙女才更适合他,高贵的身份,强而有力的朝中的势力作为他的后盾,相信即便日后对他委以重任也无人能因其母妃的辛者库罪籍作文章了吧。
到底我的心中大清的命脉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偶尔对孩子们那点心思的顾及才让我勉强有一个为人父母的感觉,紫禁城外的老百姓羡慕生在皇家的我们,殊不知我们更向往他们的平凡生活,皇子皇女们从一出生就肩负着政治的联姻,我明白他们心中的不情愿,即便他们故作感激的跪在地上叩谢我为他们的赐婚。其实我又何尝不愿与自己真心喜欢的人长相厮守,可是这就是我们爱新觉罗的悲哀,其实权力带来更多的只是肩头那永远减不轻的担子。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明百姓我们只有带着面具过日子,即便是自己的妻儿却总因为他们身后不同的政治力量,防着猜着相互勾心斗角,再深情地相拥再贴心的话语此刻都变得别有用心。唯有那三个别样的女子让我松下了心中的警惕,她们的爱与恨在这紫禁城里如流星一般一闪而逝,只可惜没有人欣赏,在权力的万丈光芒面前他们显得多么的微弱阿。
三代女子,悄悄地在我的心头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很多年后物逝人非却唯有乾清宫那案几上工工整整摆放着的宣纸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沁人肺腑却又带着无法驱除的忧愁……
待到李氏请完安在如意的小心搀扶下退了出去,玲珑才吩咐巧秀给自己换套装扮,又让明焉去备马车。巧秀从窗户里瞧着明焉走出了小院子,这才一边给玲珑梳妆,一边道:“主子,方才格格那母以子贵的模样您怎么瞧着都不生气,还免了她的请安?万一真要让她生下个男孩,那她岂不是要爬到您的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