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汉的小农妻_作者:五女幺儿(268)

2018-07-22 五女幺儿

  “你个死丫头,一天天的就寻思花钱,你能跟你弟弟比吗?你弟弟将来是要考状元,能光宗耀祖的,你将来能干啥?”躲在厨房的崔氏耳朵尖着呢,一听闺女排暄她,立刻尖的嗓子骂起来。

  张金凤委屈的瘪了瘪嘴,委屈的不行,“还说我不能干啥,这一天天的家里外头的我的活少干了吗?就光知道让我干活儿,买盒胭脂都不行,我是不是你们捡来的呀……”

  张兴旺看着闺女委屈,想想明天就要走了,得好几个月才能回来呢,就安慰了一句,“你在家好好跟你娘干活儿,看好家,等爹回来给你买一盒。”

  “买啥买?有那钱还不如给三勇买点儿书呢。”

  厨房里的崔氏耳尖的听到了老头子跟小闺女说的话,赶紧抢过话茬,她虽然也心疼小闺女,但是家里的钱是留着还饥荒,留着供小儿子念书的,现在小闺女要买胭脂,不就等于耽误家里还饥荒,耽误小儿子考状元吗?

  张金凤气愤的朝厨房喊了一声:“你就是偏心,我咋这么倒霉,摊上你这么个偏心的娘。”

  “我咋偏心了,不让你买胭脂还不是为了你好?你以为长得黑涂上层胭脂就俊啦?告诉你吧,越涂越难看,就跟那秋天的驴粪蛋子上霜似的,倒让人笑话,还不如就这么大大方方的黑着呢……”

  “我还没擦呢,你咋就知道我擦了像驴粪蛋子上霜呢,你就说你舍不得钱得了,扯那哩根楞有啥用?”

  娘俩一个在厨房,一个在堂屋的锵锵起来,谁都不肯善罢甘休,眼瞅着一时半会儿也锵锵不出个头绪,张二勇也懒得听她们的了,就回了自己屋儿。

  打点水,洗把脸,把自己简单的拾掇了一下。

  沈二叔说今儿晚要到镇上去看花灯,待会儿他吃完饭也去,这样在出发前还能再见她一次,说上几句话,要是幸运的话,没准还能有一段独处的时光呢!

  就这,绝对值得他走到镇上去……

  **

  靠山屯,老沈家

  沈德俭带着沈若兰,招娣,领娣和带娣,忙碌了一下午,做了十来盆冻子,足够明天卖的了。

  沈若兰看看天不早了,就提议大家这就出发,等到了镇上再吃东西。

  瘦丫头上的伤被包扎好了,又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饱饭,还睡了一下午,起来后整个人都精神了,听说要去镇上看花灯,便二话不说的下了地。

  沈若兰怕她伤口受风,特意找出自己之前做的那顶棉帽子给她带上,这才领着她们,高高兴兴的出了门。

  姐妹几个从来没去看过花灯,领娣和带娣俩甚至都没去过镇上,今儿能去坐着驴车到镇上看花灯,吃好吃的,各个兴奋得闭不上嘴巴,一路上叽叽喳喳,有说有笑的,像把从前的苦难和忧伤都给忘了似的。

  沈德俭坐在车辕上,看着几个兴高采烈的女孩子,眼底划过一抹淡淡的忧伤。

  要是她还在的话,他们现在也能有这么多孩子了吧,要是一家人这样去镇上,该多幸福啊……

  哎!

  **

  镇上

  今天是元宵佳节,很多乡下的百姓都赶过来看花灯了,街上熙熙攘攘的,到处都是人,街道两旁的铺子为了招揽生意,都张灯结彩,连摆在路边的小摊儿上都挂两个红灯笼应景,小摊一个挨一个,铺子一家挨一家,整个街道被千万盏灯笼照的白昼一般,格外热闹!

  瘦丫几个头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场面,眼睛都不够使了,对着每个小摊儿都要瞧上一会儿,什么锅碗瓢盆儿、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连卖包子的都不放过,站在人家的摊位前,看着摞着七八个蒸笼的包子馒头也好奇,好心的老板见她们几个衣衫褴褛,瘦的可怜,以为她们是叫花子呢,还好心的要送给她们几个包子,让她们几个都不好意思了。

  “肉夹馍,又香又软的肉夹馍咧!走过路过都来尝尝啊!我们是西川的老字号,今儿特别来镇上卖的,大家没吃过的也都不用跑远路,在家口就能吃到嘞!”

  路边有很多卖各种小食的摊子,一个接着一个,每一个旁边的座位上都有人,还有不少人拿着买来的小吃,一路走一路吃,沈若兰几个人眼睛四处的观看,兴奋的很。

  肉夹馍!

  听到这几个字,沈若兰心中一动,上辈子有一回上北京出差,就住在潘家园儿附近的长安大饭店里,旁边有一家陕西肉夹馍,好吃的不得了,她吃过后一直念念不忘,不知道这边的肉夹馍是啥滋味儿的,赶不赶那家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