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事_作者:四立壁(8)

2018-07-18 四立壁

  李大嫂本来还想在她嘴里探听点别的,但葆光付钱告辞,她也要赶去校门外卖豆浆,蹬上三轮刺啦刺啦骑走了。

  卖饼的尤婆婆在支锅灶,葆光帮她搭桌椅板凳。

  尤婆婆说:“李家嫂子这人贪小便宜没什么,最厉害的就是那张把不住门的嘴,还爱搬弄口舌。你别和她多说,免得坏了名声。”

  葆光根本没放在心上,说:“她家豆浆不错。”又添一句,“婆婆的饼也好吃。”

  尤婆婆知道这姑娘听不进去,系上围裙,赶她走,“别搁这熏脸,去坐着等。”葆光搬小板凳坐下。

  尤婆婆不慌不忙地烙饼,葆光吸着豆浆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尤婆婆儿女在省外,不常回来,有个小辈愿意陪她说说话自然高兴。

  新鲜出炉的饼,尤婆婆拣了三张拿给葆光,一张五香葱油饼,一张椒盐饼,一张油酥烧饼,分量明显不同。葆光咬下去,咔擦咔擦,脆脆的,满口生香。

  期间路过几个熟人,和她打招呼。

  葆光是镇上的熟脸,认识的葆光道一声伯伯阿姨早,不认识的笑一笑,大家看她反应迟钝,又是出了名的,失不失礼根本没人在意。

  小地方藏不住事,哪家发财添了多少款,哪家婆媳家务纠缠不清,传的有鼻子有眼儿。只葆光的事没一人传得对,十里八村只晓得葆光住村郊山下那座大宅子,出行豪车代步,前年还出资在村头修了路,建了厂,出手阔绰大方,比镇上顶顶有钱的财主还豪气,谁不想和她搞好关系。

  饼铺对着最矮的一座山,峰峦从地平线拔地而起,圆润的几个山包平缓地起伏绵延,墨绿色,浅绿色,由深入浅,耸立进了低垂的云层。半山腰上忽然岚翠缠绕,影影绰绰,仿佛披着纱。

  葆光到附近走了走,再回来天已经亮了。

  清冷惨白的街道还不见早班汽车,路上行人反而多了,早枯的梧桐叶呼啦啦旋着圆舞飞落下来。一对采风的年轻男女从对面穿越马路并肩过来,着装时髦,青春又靓丽,和老旧的积溪镇格格不入。

  那两人一路走一路说笑,到了公交站台,在歪斜的站牌下站定没有再走的打算,看样子是要等进村的公交车。

  男的说:“明天重阳,登高赏景,回来我带你去孔雀山看红叶吧,看完红叶咱们登天阶到万佛寺。”

  “到什么佛寺?你莫不是想不开要带我出家?”

  “能带上你出家也不错,但我了不断尘缘,怕寺庙师傅不肯收。”女人开玩笑,男人也跟着玩笑了几句。

  笑着笑着,女人娇娇地说:“红叶还是北方最好,当然孔雀山也不错啦,至少可以欣赏建筑和古刹,运气好兴许能碰上孔雀哦。”

  作者有话要说:  身上长了指头大的疮,怎么敷药都不好,还去和邻居讨方,邻居说秋冬干燥,多喝水,每天三千毫,吓疯了我,下次再不和她讨论这些了。/(ㄒoㄒ)/

  给婆婆(奶奶)说了,婆婆说黄豆嚼烂了箍一箍就好,我照做,敷了三次,今天苍天开眼,化脓了,也不疼了。

  老人家吃的盐果然比我吃的饭多,有的能听,有的就算了吧。

  不过生黄豆难吃是真的。/(ㄒoㄒ)/

  ☆、004

  男的笑着说:“更珍贵的还数山上的老古董,他们中年纪大的大概是民国年间生人,其余的也是解放后的,认识一二都是造化了,别光想着看孔雀,山上可没孔雀开屏。”

  女人听了扬了扬眉,捂着嘴,前俯后合地怪笑起来,“那能叫孔雀山?你别骗人家了。”

  “以前有户人家在山上住,养过蓝孔雀和黑孔雀,才叫的这个名字,后来迁离去了别处,孔雀自然也带走。山还是孔雀山,只是和孔雀没关系了。”

  女人说:“有没有孔雀没关系,有佳人看就行了。”

  “佳人不就在眼前?”

  “油腔滑调。”女人虚拳捶他。

  这女的嘴上一套,心里还是受用的。葆光搓了搓手臂。

  在旁人看来,葆光冷淡又显得有几分迟缓,其实多数时候是走神的缘故,而不在状态的大多数情况是琢磨让她想不透的问题,比如李大嫂想讨桂花酿蜜,偏偏要拐外抹角地提起,女人分明爱极了男人的甜言蜜语,偏要故作矜持地说讨厌。

  回过神来,葆光就听那女人在说另一件事了,她本是打算坐远一点的,但那女人说到了秋水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