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事_作者:四立壁(7)

2018-07-18 四立壁

  “得去看看。”要是让幸子知道非得心疼死。

  葆光搓热了脸颊,从仓库出来,穿好雨衣,短发兜进帽子,戴上手套,想了想,又半跪着从木架底层拖出一只手工木箱来。

  箱盖积满灰尘,她鼓腮一吹,险些迷了眼,扬手扇了扇,啪嗒掀开箱盖,在杂乱的工具里翻拣出一把许久没用生了锈的剪刀。

  花园里杂草丛生,没过膝盖,大概是今年夏天疯长起来的。葆光把细长的木棍一一收起来,再抱去墙角堆着。

  四月初葆光飞去卑尔根和日本疗养了一段时间,到现在刚好半年,这段时间甘棠园长期空置没人管理,渐渐荒废。名贵的花,普通的花,价格有高低,命运却不尽然,一旦杂草抢走养分,名贵的反而死的更快。

  现在正好赶上桂花盛放的季节,葆光从桂树上细细挑选,剪下花实品相都好的桂花。脚底沾了稀泥,引得双腿发沉,石头上蹭了干净,脱去沾满露气的雨衣。

  上二楼,对着浴室的镜子简单梳洗。

  其实葆光是个年纪和五官都年轻的姑娘,肤色白,柔软娇嫩,不看眼睛下面两圈黑影,脸上几乎没有雀斑和痘印,干净得如剥壳的鸡蛋,光滑细腻,哪怕一颗痣也是难见的。面无善痣,老一辈的说这种人生着福相。

  葆光对着镜子鼓唇,还是打不起半分精神。

  人没精气神,总会遇到些不顺心的事,就好比出门的时候发现门锁坏掉了。

  她半蹲下来检查,果然是被人动了手脚。

  这道门进入一楼客厅,通常有客来才会打开,平时都走二楼,很少进出。而现在这道门被撬锁工具破坏已经不止一次。

  锁芯坏掉,没留下明显痕迹,想来是个偷中高手。虽然客厅不会放太值钱的东西,几件价值不菲的古董在书房,书房上过保险锁,品质也完全可以保证,但葆光一想到甘棠园再三失盗,仍是不可避免地吓出一身冷汗。

  当初是她坚持独住甘棠园,太奶奶不同意,觉得她根本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甘棠园在城郊乡镇上,治安难言,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一直不同意。

  搬出老宅的那天,太奶奶还郑重其事地和她说:“小十,认个输,回来吧。”

  她摇头,给太奶奶磕了一个头。

  是她亲手折断了自己羽翼啊!

  葆光戴着帽子出来,抱着牛皮纸袋闲闲地走在冷色调的街道上。

  积溪镇仍然保持着九十年代的风貌,小型百货店还是老式国营商店的样子。店主有点年纪了,有条不紊地经营着他的事业,对于“改不改革”漫不经心。葆光偶尔会进去逛逛,临走挑贵的买,权当照顾生意。

  脚下的路石板铺就,街道两旁青瓦房鳞次栉比,穿过逼仄的小巷,一颗颗参天古槐如伞盖般撑开,云云蔽日,雀鸟在枝叶间来回地穿梭跳跃,老人在树下组场合打棋牌,各抱着一只茶杯,立着,坐着,抱着臂,倚着树,闲淡惬意。

  早点铺子陆陆续续开张了,包子铺蒸的烟雾缭绕,屉笼一揭开,热腾腾的雾气一蓬蓬升起来,扑在老板黝黑的脸上。

  香气勾出了葆光的馋虫,桂花香了一路,饭菜香了一街,葆光走不动了,站在大街上。

  小吃店老板最乐意见她,遇上总要赶抢着招呼到自家店里消费。有个把昧着良心的老板,把价抬得高高的,想方设法要把葆光的金山银山赚到自己腰包。别人背地整她冤枉,看不过去的暗示几句,葆光还是要去,后来就有人笑她傻,当面喊得亲热,转过背还不知道怎么取笑。

  “葆光。”卖豆浆的李大嫂及时刹了车,回头喊她。

  葆光扶稳左摇右晃的车头,女人踩地下车来,麻利地打豆浆,“听说你去国外治病了,严重不?好转了不?”

  葆光笑着说:“没事,谢李嫂关心。”她一声谢摆明了是不想谈这件事。

  “大家是邻居,相互照应应该的。你这么早就往城里赶呀……”李大嫂那溜圆的眼睛一转,瞅到了她怀里的牛皮纸袋,“桂花好哩,打糕酿蜜都香。”她一笑嘴就合不拢,直要咧到耳根去了。

  葆光知道她打桂花主意,“水果基地的桂花该开盛了,嫂子去问问邱伯。”

  “那怎么好意思。”

  李大嫂笑得灿烂了,把豆浆给葆光,又递一根塑料吸管,葆光不要,捧过杯子胡噜两口,心窝里暖乎乎的,身上也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