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笑意渐浓,她望向身边的元飞白:俊美倜傥,如水月观音,又似琼池玉树。她满心的欢喜,一路上的郁闷痛苦一扫而光。
月明珠,我便暂且放过你!
深宫内,梁太后坐镇慈宁宫。清瘦的面容依稀可见曾经的风华无双。
皇帝陛下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对这两个小辈也颇重视。撑着病体与皇后陪坐在侧。
大皇子琅王仍在病中,未能前来。二皇子黎王和四皇子淳王露了面。淳王是闵贵妃的儿子。可惜十一岁那年出了意外,断了右胳膊,虽然看似正常,已是笔不能持,剑不能挽。但朗朗少年,还是笑如春风,很得皇帝的怜惜。
太后拉着琳琅如获至宝。西宁公主是她从小带到大,元飞白这般俊美出众,太后见了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太后一高兴,皇帝就高兴。皇帝一高兴,皇后就轻松许多。这阵子,她为了两个儿子操碎了心!
闲谈中,皇帝突然想起一件事儿来。看向琳琅问:“合浦,是不是有个叫月明珠的女子?”
琳琅惊讶得眸光一闪,元飞白心头一跳!他抢着道:“月明珠?确有其人。是合浦名匠月向宁的女儿!陛下怎么突然提及她了?”
太后咦了声,问:“是月向宁的女儿么?”
皇帝陛下奇道:“太后怎么也认得他?”
倒是皇后笑道:“陛下日理万机。哪会注意这些个小事。臣妾也是知道月向宁此人的。他曾在宫中制作坊任职。去年不慎做坏了闵贵妃的珍珠,被贬回家去了。可惜。太后可喜欢他的手艺了。”
皇帝笑着点头,不理会皇后话里的挑拔,道:“原来如此。那他的这个女儿,秉性如何?”
黎王殿下的神色顿显尴尬。淳王是知道这些八卦的,忍不住噗赤一笑。黎王不由瞪了他一眼。
琳琅暗想:不知皇帝伯伯问及月明珠是为了何事?难道说她的名声已经传到了京城?她斟词酌句的道:“月明珠相貌美艳,极为聪慧,颇得其父真传。”
黎王唇角轻撇。琳琅真是个良善的女子,竟这般为明珠描补!她分明是:相貌艳俗,蠢笨不堪,完全看不出是月向宁的女儿!
皇帝陛下哦了声,略有所思的笑了笑。
太后倒是好奇的问了句:“皇儿怎么突然问起她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皇帝笑道,“最近朕收到东瀛特使的信,说是御木本家的公子看中了月明珠。想娶她为妻。”
元飞白大惊,险些跳起,被反应灵敏的琳琅死死按住!
“竟然有这等事?”琳琅娇笑。“只是我大明女子,怎好嫁与倭人?月家怕是不会同意的。”
“正是怕月家不同意,所以他才写信给朕,让朕与他作主。若是个无关紧要的女子,嫁了倭人也无事——”
“陛下!”元飞白忍不住道,“月明珠可不是无关紧要的女子!她在合浦极负胜名!是受妈祖娘娘点化庇佑的奇女子!一手斗珠的本事出神入化!陛下还记得您收到的金珠么?就是她在玲珑湾的请珠大会上开出来的!”
琳琅瞧着众人愕然的神情,尤其是黎王一脸见了鬼的模样,心中暗生疑窦:月明珠在京城时的名声竟差成这样?!
皇帝与太后俱吃了一惊,目光皆射向了琳琅。
琳琅含笑道:“表哥说得不错!这位月大小姐还曾在砗磲中开出了珠子呢!”
皇帝顿时来了兴致,击掌道:“这般厉害?难怪御木本要求朕赐婚呢!”
淳王对斗珠之事颇感兴趣,缠着元飞白问了半日。皇帝爱怜的听他们扯完了明珠的事迹后,太后发话了。
“这样的人才,可不能送给倭人!”太后皱眉。月向宁的女儿,她总要护上一护。
皇帝一时露出为难之色。
太后不悦的问:“怎么了?皇儿不会已经同意了吧?”
“不是。但是御木本话里的意思是,不得此女不罢休!”
“可笑!”太后恼道,“一个倭人,还敢威我儿不成?!”
皇帝眼带艳羡的道:“那倒不是。他说,御木本家族有一件稀世之宝。还是唐朝时传至东瀛的王羲之的真迹《平安贴》。”
此话一出,诸人的眼睛都绿了!
如果说有哪个国家最有可能收藏到王羲之的作品,除东瀛外不作他想!盛唐时期的东瀛,痴迷中原文化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大明宫都仿了,收集几件名家真迹带回东瀛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