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珠_作者:沈碧瓷(263)

2018-07-17 沈碧瓷

  “御木本愿以《平安贴》的真迹,换取月明珠下嫁东瀛!”皇帝兴奋的搓了搓手指。王羲之的真迹已经绝迹!若能得平安贴一观——”

  这下子,连元飞白都怔了怔:“平安贴换月明珠?!值不值?”

  黎王忍不住道:“若是真迹,用月明珠换平安贴,倒也是件划算的事。”

  淳王也道:“御木本是东瀛的贵族。月明珠一介工匠之女,嫁给她,也不算亏。”

  黎王笑道:“月明珠擅斗珠算什么本事?合浦就在那儿!没了她,珍珠又不会溜走!会做珠宝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她再厉害,比得过她父亲?”

  回过神的元飞白长眉倒竖:平安贴固然珍贵无比,但月明珠也是独一无二惊才绝艳之人!怎能换给东瀛?

  太后沉吟了会儿,微笑道:“就怕倭人作假。皇儿,先验过《平安贴》真伪再说。”

  皇帝笑道:“是!总还要和朝臣们商量下才好再做决定。”

  琳琅心中舒坦极了:任你再厉害,还不是只能嫁一个倭人!

  元飞白面色青白,捏紧了拳头!

  这日傍晚,清贵的翰林院门前。

  与同僚说笑间走出翰林院的沈安和,回到家中后,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烧毁了信纸,沈安和嘴角一抹苦涩的笑。

  明日的朝堂上,怕是又要迎来一场唇枪舌剑了!

  第150章 沈安和朝堂力争

  晨曦初亮,沈安和换了朝服,坐上马车,驶向紫禁城。

  在六部及内阁大臣前,新晋的翰林编修沈安和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不足为道。但皇帝陛下却对他印象颇深。只因有一回陛下诗兴大发,唤了几位新晋的翰林聊起诗来。

  宫庭诗词过于艳婉工整,沈安和直言不甚喜欢。诗中最美不过的,是意境,唐诗中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为何教人怦然心动,无限暇想?

  意境到了,诗意自然也就到了。

  皇帝对沈安和的这番点评颇为欢喜。问他:“沈翰林擅诗否?”

  沈安和惭愧摇头:“不过,臣曾在合浦听闻过一首诗。请陛下鉴赏。”

  山中寻寺僧,偶得云中桂。欲知岁何许?唯道香如故。

  皇帝将后两句诗来回念了几番,叹道:‘“果然是意境至,诗意到啊。是谁所作?”

  沈安和笑道:“陛下恕罪,此诗是一闺阁女子所作。臣不敢擅提她的名姓。”

  皇帝闻言轻嘲他:“莫不是沈卿的意中人?”

  沈安和的俊脸,顿时微红。极不好意思的咳了两声。惹得陛下大笑不止。

  就这样,沈安和入了皇帝的眼。

  早朝上,议过了政要大事。气氛有所轻松时,陛下抛出了倭人的求婚信。

  黎王殿下语调平平的介绍了明珠在合浦的事迹与本事。倭人见猎心喜,愿以《平安贴》的真迹换此女下嫁。

  原本还愤愤不平、撸起袖子准备大骂倭人的朝臣们瞬间变了脸!

  更有人低声道:啊哟喟!《平安贴》啊,十个月明珠都换哪!

  皇帝陛下笑意微露,这些老家伙,有谁能抵得过王羲之的诱惑?

  好在言官们还算有些骨气,立即有人出列道:“陛下,那月明珠算是和亲?还算是我大明朝以人易物?”

  皇帝一楞,神情有些尴尬起来:和亲也就算了,以人易物这种事传出去,可有损大明天威啊!

  礼部尚书徐正启出列道:“这有何难?封月明珠为郡主,风光大嫁即可!”

  皇帝含笑点头:里子面子都有了。

  言官破天荒的没作纠缠,当即表示此计可行。

  “只是倭人狡诈,我等还须确认《平安贴》的真伪才好行事!”

  皇帝大笑道:“量他东瀛还不敢欺我大明君臣!”

  陛下这话中之意,和亲是必然的。《平安贴》是可以君臣共赏的!

  群臣大喜,纷纷颂扬陛下天威,大明强盛。

  内阁首辅张虚华好笑又无奈的摇摇头:算了,这等无伤大雅之事,他就忍忍吧!不给陛下招惹不快。

  皇帝正欲退朝,大太监递来一张条子。他搭眼一看,纸条上工整的写着半句诗:欲问岁何许?唯道香如故。

  陛下皱眉:“沈卿?”

  大太监点头。

  皇帝倒是想听听他有什么话要说,便道:“唤他上来吧。”

  沈安和大步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