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卿听了,她是后世的人。什么稀奇的事情都做了,能想得开,而且现在还有孩子,家人,要是老底被人掀开了。她就去国外,没啥大不了的。可王丽雯不是啊,她是个传统的女人,要不是为了给母亲看病,也不会甘心给人做小的。
王丽雯表面上虽然大大咧咧的,但却非常保守脆弱,而且心结很深,要不然也不会对三个哥哥痛恨不已。在王丽雯和孙亚东交往的时候,一面享受恋爱的甜蜜,同时也会担心隐含不住之后的不安。可王丽雯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一旦喜欢上了,就会犹如飞蛾扑火。
秦卿拍拍王丽雯,说道:“丽雯,我们以前是做错事情了,但是我们已经改正了,忘记过去,才能得到重生。你不愿意接受你那三个哥哥,那以后别理。你要是顾着面子,就由我来做恶人。”
“不用,我自己能处理。”王丽雯沉声说道,这是她的家事,不需要牵扯到其他人。
秦卿抱着王丽雯,轻轻抚摸王丽雯的后背,默默地鼓励她,给她力量。
刘桂花和李梅都回娘家了,李梅当天晚上就回来了,但刘桂花因为娘家远,所以一家四口在娘家住了一晚,初三晚上才回来。
这个年还没过完,很多人还在继续享受假期,但王丽雯却要开始忙碌了。因为深市那边等着初八开工,所以培训的那些孤儿员工要在初三下午出发坐火车。这次的人比较多,王丽雯带着两个保安,去了大理市,准备和这些人一起去深市。
李院长亲自派了副院长,而妇联主任李曼当然不放过这次立功的机会,找来了省报电视台和报纸。既然做,就做的大一些,弄了好多红色横幅,欢送这些踏入社会的孩子。
李佳彬亲身体验了中国人过年的气氛,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安静和温暖的气候,可他还有生意,等老了再回到这个地方养老。
王丽雯是深市的服装厂的唯一到场的负责人,所以电视台和报社的人趁机采访了王丽雯。
省台的新闻主持人钱峰二十*岁,正是一个男人最为风华正茂的时候,接收这些孤儿的人居然是一个今年才二十二岁的女人,诧异不已。
钱峰不知道王丽雯是否结婚,用了一个保守的称呼说道:“王女士,真是女中豪杰,不知您为何会参与到这次大理市妇联和孤儿院联合负责的项目?”
王丽雯听了,浅浅笑道:“现妇联主任李曼,是我好姐妹的姐姐,当时我们工厂处于快速扩张的时期,需要很多工人。正好当时还是李副主任的李曼姐就想到了孤儿院有很多长大的孩子,只有少部分的人才可以考上大学,可那些已经成年,但却没有继续升学希望的孩子却更多。李院长能够从实际出发,培养孩子们一技之长,这样到了社会上就会多一条生计之法。比如现在孤儿院现在正在学习缝纫技能,即使不能进工厂,也可以自己开设一个缝纫小店,养活自己绝对没问题。”
“李院长和李主任真有远见,的确有借鉴之处。”钱峰笑道,“还想一个问题,这个工程你们祥云服装厂投入了多少?”
王丽雯回答说道:“投入了一批缝纫机,还有一些资金用于请缝纫师傅,而且我们再此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很多年轻有活力的工人,而且还发现了两个非常有想法的孩子,经过学习,假以时日定然能取得不小的成就。”
钱峰再次问了几个问题,王丽雯一一回答,事先准备好的,所以采访和录制都非常顺利。吃了午饭,王丽雯买了很多食物,给每个人分发下去。临上车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城市,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自觉地红了眼睛。有的胆子小的,纷纷哭了。
李院长一会儿摸摸这个的头,一会儿拍拍那个的肩膀,说道:“孩子们,你们长大了,现在该离巢,建造属于你们自己的家了。不管到了哪里,都要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求你们成才,但求成人,才对得起社会对你们的培养。”
“院长……”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拉着院长的衣服,哭着说道。
“那个工厂我已经去看了,各方面都不错,放心好了,大胆往前走。”李院长放开手,“外面的天地很广阔,任由你们翱翔!”
钱峰的相机已经记录下这感人的一面,等孩子们陆续上车,他把照片和采访的材料交给了助手,自己也跳上了火车,准备沿途跟到底,把这件事请从头到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