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译字传奇_作者:小狐濡尾(46)

2018-05-05 小狐濡尾

  她满心里都琢磨着如何尽快脱身,冷不丁靛蓝封面的书卷作一筒抵上她的下巴,硬生生将她的头扳了起来。

  她下意识地涣散了目光。人说明严容色惑人,她当时光看他背影便恍了神,哪里还敢直视他?然而惊鸿一瞥中仍是看到了那张脸,着实是好看的过分。她幼时在外游历,见过许多出色男子,她自觉还是爹爹最好。后来认识了刘徽,看到过八英,都是难得的好皮囊。然而单就容貌,不可否认还是明严胜出。想来前有女帝,后有明严,那些朝臣们每日上朝,都会别有赏心悦目之感。也难怪国中科考入举的风气更浓,都是为了争睹圣上姿容……想想自己,左钧直多少有些叹惋。不过此时,被明严这样盯着,她倒是庆幸自己模样一般了。

  “小小年纪,倒是能辩。你既身在四夷馆,倒是说说朕这四夷之策,当如何来定?”

  左钧直倏然瞪大了眼,四夷之策,四夷之策!这是她小小一个左钧直,所能妄言的么!那书顶得她咽喉生疼,明严根本就没给她回避的余地。

  左钧直闭了眼,想起那《太平渊鉴》,女帝挥毫题曰:……开万世之太平。太平,太平,绕着这个总纲,终究是不会错。她咬咬牙:“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道。”

  “哦?如今北有女真之患,南有交趾之乱,东有扶桑眈眈相向,西有回、藏土司归流未定。你且说朕该如何共享太平?”明严凤眸轻挑,语锋逼人。左钧直如何听不出他话语中的讥讽之意。

  那日从繁楼回来后,她拐弯抹角地问父亲:太子在朝中口碑如何?

  父亲告诉她:人皆言太子虽不苟言笑,但为人较女帝仁厚和顺,沉敛稳重。

  可是她见明严两次,两次都和“仁厚和顺”万万沾不上边,反而感觉他性深阻若城府,手段隐忍,心机深沉。

  左钧直心头一动,女帝纵横捭阖,圣功煊赫,如中天之日,辉盖一切,反衬得明严的光芒黯淡了。但这样一个人,岂会甘于做一个守成之君?

  绝无可能。

  她不会看错,他眼中有风云之色,他胸中,莫非是……开疆之志?

  左钧直狠心道:“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怎讲?”

  “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前朝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所讥。”

  下巴上的书卷一松。明严凤目幽渺似海,深不可测,若有所思地将“左钧直”三个字轻念了一遍。左钧直心中茫然,见他净洁如瓷的右手抬起来,五指修长漂亮,竟是缓缓向她伸出。无名指上有一枚金色指环,缠绕着皎洁透明的细丝,宛如日月交辉。那日的血腥记忆猛然窜入脑海,左钧直浑身一哆嗦,向后退了两步,后背撞上青砖墙。

  外面大约是天黑了,夹层中本来光线不好,现在更是幽暗,仿佛空气中弥漫着浓浓雾氛。明严周身的莫测气息令左钧直觉得透不过气来。他的手指将要触上她的那一刹,一个清澈声音打破了这诡异的宁静——

  “原来陛下在这里,让奴才好找!”

  循声望去,一个青衣白靴的小太监擎着明亮的莲华灯快步走了进来。

  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左钧直心中一松,软软地靠上了砖墙。

  好俊的小太监。天朝传续数百年,贵族大多容貌不凡,只是,连内侍也要找这么好看的么?

  这小太监秀眉如墨,双目晶莹,稚气未脱的笑意暖如春阳。莲华灯已是熠熠,亦有明严珠玉在侧,竟都没掩了他的朗秀净澈去。他带着外面清新湿润的水泽气息进来,倒仿佛一下子天开云霁,彩彻区明。

  小太监含笑掸袖向明严施礼,明严却蹙眉冷哼道:“常胜,你怎的这样一副鬼样子?又被鸾儿带出去胡混了?”

  这小太监竟然叫常胜……

  叫常胜……

  常胜……

  左钧直想起长生,若非明严还在,她差点就要笑出声来,赶紧低垂了头恭立一边。

  被唤作常胜的小太监笑嘻嘻道:“哪敢!奴才有要事禀报,只是……”眼色投向左钧直,明严会意,看了左钧直一眼后便命她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