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_作者:人生若初(284)

2018-05-14 人生若初

  孔校尉最是疼女儿,瞧着她高兴就跟吃了仙丹似的,也不计较花费出去的那些财宝了,他乐呵呵的说道:“虽说你爹我还是觉得金银财宝更加实在,但谁让你喜欢呢,芳芳喜欢的,爹就是想尽法子,也是要帮你弄回来的。”

  另一头,顾长吏也已经进了王府,他们这边的气氛倒是不比孔家轻松,听了顾长吏的禀高,镇北王爷冷笑道:“哼,当年父王都不能奈我何,如今几个文人,莫不是还以为能在镇北军中作祟不成,有廷安你帮我看着,我也放心。”

  顾长吏顾廷安点了点头,镇北军被王爷收拾的跟一只铁桶一样,想要渗透人进去确实是不容易,但想到如今观山的情况,他还是提醒了一句:“怕只怕阴谋不成,朝廷会来一个阳谋。到时候关山到底是被动,我们有这么多将士,口粮就是一个大问题。”

  这一点镇北王爷何尝不头痛,他只能说道:“朝廷如今都掌控在文阁老手中,他应该不至于这般短视才是,镇北军毁了,对他,对大兴而言有什么好处?”

  顾廷安却提醒道:“匈奴已经有六年都安安稳稳,朝廷那些人,怕是早就忘了血流成河的战乱,在他们眼中,匈奴恐怕就是待宰的猪狗罢了。”

  生而忘忧,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远见,知道大兴如今安稳的不容易。

  镇北王脸上怒色一闪而逝,他摸了摸自己脸上的疤痕,忽然笑了起来:“老头子算计了一辈子,谁知道临了临了,却被自己信任的臣子涮了一把。”

  “廷安,你刚回来,且休息几日,粮食的问题暂时不用操心,下头典薄上禀,关山今年必定有一个大丰收,至少不用担心今年明年。”想到上头呈上来的东西,镇北王倒是难的有些好心情,眼中也多了几分笑意。

  顾廷安一听,倒是奇怪的问道:“真有此事?关山今年虽没有大灾,可气候不算顶好。”

  镇北王却说道:“这事儿还未跟你提过,朝廷新派过来的知府章元敬,在治民方面倒是颇有几分才能,文阁老倒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顾廷安还要想的更多一些,低声问道:“有才能固然好,但这位章大人的心,是不是真的在关山,文阁老诡计多端,王爷不得不防。”

  镇北王爷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本王自然知道,章元敬的背景,本王已经让人去查,很快就会有消息,你可还记得当年的舞弊案?其中一人,正是章元敬的同门师兄。”

  “章元敬来关山之后,便差人到处打听这个师兄的下落,为此还特意来求了本王,一个能记得落难师兄弟的人,想必也不会太差。”镇北王继续说道。

  这么一听,顾廷安就知道了,王爷想必是对这位章大人十分满意的,不然的话根本不会说这么多,他心中更加警惕,这才几个月,章元敬就能获得王爷的好感,可见不是简单人物。

  脸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顾廷安又说道:“既然如此,下官到时候少不得见一见这位章大人,若他真心为了关山好,又有几分真才能,王爷倒是可以重用。”

  镇北王笑着点头,说道:“不错,且再看看吧,这次的收成,就是他送上的第一份大礼。”

  第136章 做媒

  秋收的时候,关于章元敬的调查也到了镇北王的桌上, 他翻开一看, 倒是安心了许多, 章元敬身家清白, 甚至带着仅有的亲娘亲奶奶一块儿过来关山,这样的人若还能为文阁老所用的话,真的是他自己太过于无能了。

  放下心中最后一丝防备,镇北王又打开了征粮的册子,看见满满的数字的时候,心中不免高兴起来,这些日子以来, 他没少往朝廷递帖子要求钱粮, 但就像是他们预料的, 朝廷支支吾吾,呈上去的奏折全部没了下落。

  中原地带的秋收要比关山一地早差不多一个月,算算时间,现在正是粮仓丰满的时候, 这时候若是再不给粮, 怕是之后也要不到。

  为此,镇北王火上眉毛,这一段时间就跟吃了炮弹似的,连镇北王妃也不得不出面劝解。

  一直到关山秋收结束,朝廷那边依旧是没有消息,反倒是有信传来, 说小皇帝当庭与文阁老大吵了一场,竟是连续十几日没有上朝,如今朝廷之中一片乱相。

  小皇帝一称病,谁都知道是因为什么,文阁老积攒了一辈子的名声,在短短的两三年中毁坏的一干二净,其中自然也有镇北王的几分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