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_作者:人生若初(285)

2018-05-14 人生若初

  此刻,镇北王府中长吏云集,镇北王放下手中的文书,笑着说道:“章元敬此人,果真有几分本事,这还是今年插手的晚,否则的话,关山粮产不止如此。”

  一想到明年还能有更多的粮食,镇北王觉得压在心头一段时间的心火都降了下去。

  几个长吏对视了一眼,心中都觉得章元敬不简单,最后还是顾长吏笑着开口说道:“看来王爷是决定要用一用这个章元敬了。”

  镇北王爷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说道:“既然人没有问题,又是有才之人,放着岂不是可惜,再说了,他到了关山,那就是本王的人,干不着朝廷什么事情。”

  又有一位长吏笑着说道:“听说这位章大人曾经是当今皇上亲自封赐的状元郎,为此跟文阁老闹了一次不愉快,也不知道章大人的心中,是不是对皇上有几分感激。”

  这话说的倒是奇怪了,好像是猜测某一日镇北王与小皇帝站到了对立面似的。

  镇北王深深的看了一眼那个长吏,倒是笑了一声:“普天之下,凡是中第之人,哪一个不是皇帝封赏的,真要这般计较的话,整个关山陡没有可用之人了。”

  这话一出,下头几个长吏都变了脸色,要知道他们身上可也是有功名的,但他们整颗心都向着镇北王,这人到底会不会说话。

  那说话的长吏也发觉自己惹了众怒,这会儿缩了缩脖子没有再开口,恨不得将自己隐藏起来,一双眼睛也不敢抬头去看自己的那些同僚。

  镇北王爷没有在意幕僚之间的小龃龉,朗声笑道:“本王要用他,自然有办法让他信服。再说了,本王看着,这位章大人倒是有几分慈悲心肠。”

  一心为民的清官,总是会让人心生好感的,想到章元敬不怕脏累,不惜与那些百姓一块儿堆肥,一块儿下地,镇北王也有几分刮目相看,毕竟,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顾长吏看了看王爷的脸色,倒是笑着提了一句:“这位章大人翻了年就要十九了,不过还未娶亲,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缘故。”

  镇北王爷扬了扬手中的文书,说道:“原来倒是定过亲,还是当年孟太师的嫡亲孙女,只可惜他被打发来了关山,这亲事儿自然也黄了。”

  这话一出,在场的长吏倒是露出几分深有同感的神态来,他们关山的官吏将士娶妻难啊,关山原本就是个男多女少的地方,当地的大族统共就那么几个,惯来是喜欢相互联姻的。

  而他们这些外来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先已经娶妻的还好,没有娶妻的,就没有合适的正妻人选,僧多粥少,到底不是长远之计。

  后来还是镇北王爷上书此事,先帝了解到边关将士老大难的问题,大手一挥赐婚了许多桩,不过先帝也是好心办坏事儿,婚事是赐下来了,边疆的将士倒是也高兴,但那些姑娘家不是自愿的啊,这么多年下来,不知道生成了多少怨侣。

  此事暂且掠过不提,倒是有人提议道:“既然这位章大人尚未娶妻,也不是身体有什么毛病,王爷何不做一个媒人?说不定也能成就一番好事儿。”

  这话一出,许多人的眼睛都亮了一亮,章元敬的身份地位,人才学识,甚至是身形外貌,几乎都是无可挑剔的,若是娶了关山的女人,那不是天然就得站在他们这边嘛?

  倒是也有人犹豫说道:“若是这般,朝廷怕是会有忌讳。”

  顾长吏倒是笑道:“朝廷现在难道就不忌讳了?章元敬已经十八,跨年就要十九,寻常这个年纪孩子都要到处跑了,就是朝廷也管不了人家娶妻生子啊。”

  这话也是真道理,毕竟年纪摆在那儿,在文阁老将章元敬发配过来的时候,就得有这个准备才是,不过他想必不会料到,章元敬却有几分才能,还得到了镇北王的青眼。

  镇北王听着,倒是真有几分心动,忍不住说了一句:“说起来,大郡主也快十五了。”

  顾长吏眼神微微一闪,摇头说道:“即使要联姻,何需要用郡主。”

  经过这次,他倒是要重新评估那个章元敬在镇北王心中的地位,论起联姻,王爷想到的居然是王府内的大公主,要知道这位虽然不是嫡女,但因为是王爷的第一个女儿,也是备受宠爱,向来都是放在心尖尖儿上的人。

  镇北王也是顺口一提,想了想,又觉得自己女儿似乎太小了一些,这还没到十五呢,他心底有几分舍不得,便顺着这个话茬转移了话题:“也对,这事儿不急,待本王回去问问王妃,再做决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