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孙_作者:闻檀(162)

  老先生大感可惜,跟她说:“……若有发现跟公子说的像的人,我一定告知公子。”

  跟老先生辞别,赵长宁从后院走出来后,才拿出了信。这信与普通的信差不多,只是信封上写了‘贤兄亲启’四个字。

  究竟写的是什么?

  这时候门口传来熙攘的声音,连会馆主人都亲自去迎接,似乎是有大人物来了。赵长宁把信放回袖子里,准备行个礼就出去了。抬头一看,却发现门已经开了,会馆的主人跟在来人的身边走进来,来人竟然是朱明炽!

  他被众人簇拥,正好看到了赵长宁。

  赵长宁立刻跪下请安:“二殿下。”

  朱明炽看她在自己面前跪下,嘴角一扯:“竟然是赵大人,起来吧,我不想惊动别人。”

  赵长宁站起身,朱明炽又没说让她退下,她只能站在他对面。不由地想朱明炽亲自来山西会馆gān什么?总不可能是来听戏的吧。

  “赵大人来山西会馆做什么?”朱明炽却先问她。

  “取友人所寄的一封信而已。”长宁倒是一副非常自然的样子,还略露信的一角,以表明自己的确没有说谎。

  朱明炽看了赵长宁所拿的信一眼,眼睛一眯,眉尖微挑。“哦?赵大人是来拿你的信的?”

  “的确是下官的信,难不成殿下也是来取信的?”赵长宁已经将信收入袖中。

  “我只是来听曲而已。”朱明炽抱肩看着她。

  “……此信是我早年结识的朋友所寄,故今日来取。”赵长宁又说了句。

  “嗯,赵大人竟还有山西的故jiāo。”朱明炽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长宁拱手:“那下官告退了。”

  “既然大人要忙着拿信,那我不打扰大人了。”朱明炽侧身让她。

  这时候响起了唱戏的梆子腔,朱明炽似乎顿足听了片刻,才跨过门槛离开。

  赵长宁也隐约听到了高亢的唱腔,带着塞外的苍凉,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的是杨家将征战沙场的故事。山西的戏曲,朱明炽在山西边关保了边疆八年,肯定对这个很熟悉吧。

  她也听了很久,才从侧门出去。

  朱明炽站在后院,唱腔依稀可听,他闭眼仔细听着。旁边有人低声道:“殿下,方才赵大人拿的信封不是咱们的么!您怎么……”

  刚进来的时候,朱明炽就知道她拿的是自己的信,不过笑着看她搞什么明堂,偷拿别人的东西,还不知道主人就在她面前。

  院子里伏地跪了一群人,面对亲自到来的朱明炽噤若寒蝉。

  朱明炽淡淡地道:“随她高兴吧。”他看着手里的信封,居然是一笑,“反正……她也拿错了。”

  山西那边的边疆会一次给他送三封信,只有一封是要紧的,其他的都是掩人耳目之用。若不是这些人出入府会惹人怀疑,朱明炽也不会借山西会馆来传信。方才虽然只有一瞬间,他已经看清楚了,要紧的那封信上会有个红腊封印,但赵长宁带走的那封信上并没有。

  第54章

  当赵长宁回到赵府之后,她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

  山西会馆……朱明炽曾在山西多年,送信的人是军营的,而且朱明炽还亲自前去会馆。

  这封信是朱明炽的!难怪方才她觉得朱明炽的表qíng有些奇怪,他看到自己拿走了他的信,还装作是自己的,不知道心里怎么想。

  如果刚才朱明炽发现她拿了他的信了,却还让自己拿走了……

  赵长宁立刻将信封拆开,果然,这封信不过是普通的信件,写的也只是些边疆琐事。

  长宁喝着茶沉思,方才太过匆忙,她也没有检查那包裹里是几封信。朱明炽为人谨慎,传信都不走自己的府邸,可见里面是设了个障眼法的。说不定有四、五封信,只有一封是真的。她那时候行迹匆忙,竟然没有全部拿走。

  她看着那封信片刻。

  眼下她的处境其实很危险,一方面她不能得罪朱明炽,否则可能是鱼死网破。另一方面,太子殿下肩负她的抱负,有仁君之相,她也有辅佐太子之心。所以她只能在这两个人之间周旋,尽量保全自己,若能拥护太子殿下登基最好。若不能的话……朱明炽上位,她也要保全自己。

  其实赵长宁很希望太子殿下能制住朱明炽,最好能杀了他。那么,她的秘密就能永远掩没在这个人口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