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_作者:时镜(481)

2018-05-16 时镜

  她记得刚见到这小狗的时候,他说是路边捡来的。当时她问这小狗叫什么名字,他面色就隐隐有些难看,不肯告诉自己。

  如今他说,这小狗叫顾觉非。

  如果不是认识顾觉非,知道他是什么人,更看着他此刻的神态,陆锦惜可能会觉得他在打趣自己,或者只是在开玩笑。

  可偏偏……

  她了解他,也看得见他。

  她素来是敏感又慧黠的,更因为自己是一只画皮妖,所以格外能看穿旁人的伪装。

  在顾觉非说出答案的瞬间,她便隐隐有些明白。

  只是越是明白,她越是不知道此刻到底能说什么。

  反倒是顾觉非,早已经习惯了某一种情绪,忽见她面上露出这似心疼似踌躇的神情来,心底里一暖,便勾勾手叫她过来。

  陆锦惜走过来,却只蹲身下来,轻轻将两手交叠,搁在了他膝上,又将自己的下颌搁在了手背上,就这么抬眼,微微仰视着他。

  这个角度的顾觉非,格外好看。

  轮廓清晰,棱角清冷,更有一种叫凡人触不到的拔俗与孤高。

  女人从这个角度看男人的时候,男人的心会化。

  陆锦惜不知道顾觉非的心化没化,可她瞧见他一下就笑了出来,然后轻声问她:“还记得金銮殿上我说的话吗?”

  她的诰命,由他来给。

  这一句陆锦惜记得。

  于是她眨了眨眼,用眨眼代替了点头。

  顾觉非那沾着继续墨香气息的手指便慢慢落下来,落到她整齐的鬓发上,又缓缓划到脸侧。

  陆锦惜看不清晰他神态,只听见他那云淡风轻的声音。

  浅,甚至悠然。

  可内里蕴蓄着一种沉如渊雷的厚重。

  “不会比嫁给薛况差的。”

  “锦惜……”

  “四年就够了。”

  陆锦惜听了,吃吃地笑了起来,只觉得顾觉非这个人有意思到了极点,什么都要跟薛况拼个高下。

  顾觉非道:“不信?”

  陆锦惜摇头:“不,我信。”

  文臣出头自古比武将要难。

  若说如今的朝野有谁能有本事追平薛况当年官拜一品的记录,那非顾觉非莫属。

  她怎么可能不相信呢?

  他有能力,有抱负,有出身,甚至还有皇帝的信任……

  如果他不能成,全天下也没人能成了。

  只是此时此刻的陆锦惜,并没有想到,顾觉非竟然真的用一种让世人惊叹的速度完成了他的承诺,甚至没有四年那么久——

  他只用了三年半。

  第160章 再居一品

  庆安十三年七月,匈奴议和事有变,顾觉非领理蕃堂差事,与陆锦惜成婚,官仅五品;

  同年九月,长江下游秋汛猛烈,领汛后赈灾之事,筹措粮款,得江南民心无数;

  庆安十四年初,京官考绩,顾觉非得上品,兼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赐南书房行走,官正四品;

  同年七月,回鹘、吐蕃等国使臣入夏,理蕃堂领接待事宜,议定和约,开边贸互市,永以为好;顾觉非升任礼部左侍郎,兼掌理蕃堂事,官正三品;

  同年十二月,原吏部尚书高迁受贿案发,原吏部左侍郎姚峰升吏部尚书,顾觉非改任吏部左侍郎;

  庆安十五年三月,原东阁大学士康信远乞休,上允之,补顾觉非为东阁大学士;

  同年八月,因才学卓绝,特点为江南乡试主考官,掌秋闱事,查钱放科举舞弊案;

  庆安十六年二月,钦点为会试总裁官,掌春闱事;

  同年十月,鲜卑、大月各族归顺,理蕃堂正式更名为理蕃院,掌番邦税款、户丁、驿站、边贸等事,封顾觉非为理蕃院尚书,从一品;

  同年十二月,保和殿大学士、太师顾承谦因老病乞休,保和殿大学士缺出,补理蕃院尚书顾觉非为保和殿大学士,入内阁辅政。

  敕封的诏书下达时,陆锦惜正坐在窗下与才乞休不久的顾承谦下棋,屋子里烧着地龙,暖热的一片。

  她棋艺一般。

  但顾承谦的棋艺却很精湛,一子一子耐心地落着,没一会儿便将她所持黑子困死。

  花甲之年的顾承谦,已然显出几分龙钟的老态。

  灰白的脸上皱纹一道一道地挤着,整整齐齐梳好束起的头发也已经一片雪似的白,就连执着棋子的手掌,也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