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月道:“你现在还能说话,是因为我想问你两个问题。”
周围的空气很安静,她不经意间释放的压力让他感觉到自己无处可逃,额头上不由冒了一层冷汗,刚刚喝了两瓶酒却觉得口干舌燥,“是。”
水镜月问道:“弥九郎在哪里?”
细川有些意外,不过仍旧老实回答了,“他在军营。”
弥九郎是毛利的儿子。细川能坐到今天的位置,赢得大多倭寇的信任,与他收留弥九郎有很大关系。这么重要的一颗棋子,他自然是要带在身边的。
水镜月又问:“风间呢?”
刚刚问了弥九郎,这会儿问到风间,细川也就不意外了,“在你们离开之后,他带着那群孩子隐居到了乡下,开了一家学堂。后来,浪人反抗太阁,他受到牵连,也遭到追杀。学堂也就散了,他也失踪了。”
水镜月沉默着了他很久,直到他额头上的冷汗流进了眼睛里,她才移开了视线,却道:“追杀他的人,有没有你的份?”
细川连忙摇头,“我怎么可能追杀风间?他是我的朋友。”
水镜月没再说什么,起身,缓步走出了酒馆,道:“小六郎和木臣死了,五天之内,带着所有东瀛将士撤出东瀛。”
小六郎和木臣的身手都在细川之上,木臣身边有二十万大军保护,小六郎身边的人虽少,但每一个都是东瀛有名号的高手。听到这两人的死讯,细川额头上的冷汗涔涔的往下掉,脊背有些发凉……刚刚,他能逃过一命,是走了多大的运……
因为水镜月的威胁,细川的动作很快,在第二天就赶到了杨洲城。不过,即便木臣已经死了,这些将士也都是太阁承认的武士,属于贵族,根本就不理会细川。几个将军商议之后,打算送信回东瀛,请示太阁,新任命一个大元帅,至于军队,没有太阁的命令,没有人敢撤退。
细川知道太阁对军队的管理,若是没有太阁的调令,这群将军回去了也是死罪。所以,他没有再继续劝说,带着自己的人先溜了。
不过,等他出海之后,等待他的,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第五百一十章 阵启
东瀛,与津郡村隔海相望的海盗岛。
一艘小船停在了海边的沙滩上,水镜月抱着九灵跳下来,转身看向仍旧站在船舷边的弥九郎,再次问道:“你确定要留在这里?”
两年不见,这孩子长高了些,也长黑了些,眉眼间的稚气消失了,眉头似乎从未舒展过。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一身铠甲,倒也有几分小男子汉的气概。
水镜月把他从海浪之中救出来之后,听说他想回到这里,不由想起当初路见平对这孩子的评价。这是她第三次跟他确认,并不是想反对什么,只是告诉他若是后悔了,这是最后的机会。
弥九郎转了转眼神,视线落在了左前方的位置,似乎在逃避什么,却是认真的点了点头,“是。”
既然是他的选择,水镜月也没想反对。她十分认真的说道:“若是日后你带着倭寇劫掠渔民,会死得比细川更惨。”
弥九郎没有出声。
水镜月也没有等他回答,走向大海,乘着小赖皮,再次启程了。
***
江户城。
太阁成立已经三年了,这个国度已经结束了战乱,并且还有能力给邻国带去灾难。可是,这座城市街头气氛却仍旧不轻松,看不到一国之都的大气与庄严,街道上随风摇摆的落叶都显得小心翼翼。
街头没有看到新津组的人巡街,倒是有几个穿着白色制服的武士在四处溜达,不知道又是新成立了什么衙门,看上去倒是比新津组更体面一些,所有人都面无表情,好像同一张脸。
千利休的茶馆已经没了,不知道哪位老板在这儿开了家浴室,换了装潢,面目全非。
对面的酒馆倒是一如既往,客人似乎比往日更少了些。冬日厚重的门帘挡住了风雪与寒冷,也隔绝了光明与热闹。
昏暗的光线中,黑沼夫人坐在柜台后面的高脚凳上抽着旱烟,暗红色的香囊从烟杆上垂下来,云白色的烟雾从火光中升起来,衬得那张堆满皱纹的脸也显出几分败落之美来。
厚重的门帘掀开,寒风扫进了几片枯黄的树叶,却吹不散小屋中浓重的烟酒味。
黑衣蒙面的女子轻风似的飘进来,坐在柜台前,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根木簪,放在桌子上推过去,“两盅清酒。”说的是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