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七个人,有男有女,都月白色的袍子,披着米白色的斗篷,隐隐能看到斗篷下的银鞘宝剑,看样子是江湖人,应该还颇有来头。
“年轻人,请问是去往岭南的粮队吗?”最前方的男子掀开了宽大的帽子,露出一张平静和坚毅的脸,并不算亲和,却让人觉得很可信。
吴浩知道这次战事有很多江湖人加入战场,猜测这群人应该是来帮忙的。只是,如今大雪封山,即便对方武功再高强也不是神,还能带着这三百石粮草飞到南岭对面去不成?不过,不管怎么样,他已经是穷途末路,还是抱着希望点了点头,道:“大雪封山,不知诸位可有法子将粮草送过去?”
那男子笑了笑,道:“我们就是来帮忙的,请让你的人把所有的粮草都聚集在一起,然后散开。”
吴浩虽不知怎么回事,还是照做了。等到做完了,才想起来问对方的身份。
那男子道:“杭州水镜宫。”
吴浩听到这个名字,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眼中的灰败不见了,升起了一道希望——
这七人,便是水镜宫的北斗七星。
大山往南走,积雪越来越少,过了南岭,就已经没有雪了。岭南的气候虽比往年低一些,却比北方好太多,没有下雪。
静江城北边的山脚下也站了七个人,却都是一身黑衣,看上去年轻些,正是北斗七星的弟子。
这七人的站位很奇特,若是连成一条线,很像是一个勺子,跟北斗七星的方位遥相呼应。
最北方的少年是最小的破军。他持剑指天,神色有些疲惫,眼神却很亮,道:“没想到北斗七星阵还有这种作用,简直比二小姐的踏月步还快。”
廉贞看了他一眼,道:“破军,你就别胡思乱想了。师父说过了,这阵法只能传送死物。而且,凭我们现在的实力,这种远距离的传输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估计要养大半年才能恢复。”
巨门乐呵呵道:“总要青出于蓝才是啊。”
阿武道:“还真没想到,大师父急着叫我们回来,居然是这么回事。唉,阿文,四师父是怎么算出来会打仗的?这场大雪也在他的预料之中?你每天晚上看星星,怎么一点都没看出来?”
阿文瞧了他一眼,道:“所以师父才是师父。”
阿武摸了摸下巴,“也是。”
破军道:“阿武,六师父身边有个小六师父,你是不是也该去找个小阿武?要不然,等师父们都归隐了,这阵法岂不是没办法开启了?”
阿武道:“我倒是也想找啊,不过,师父说这个得靠缘分,强求不得。”
贪狼隐隐感觉到空气中传来一阵波动,道:“专心点儿,这次来得东西可跟之前训练的时候不一样,出了岔子不仅仅是我们,师父们的性命也堪忧。”
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战
吐蕃王城最高的一座雪峰之上有一座佛殿。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佛殿的屋檐上时,两个和尚背着行囊下了山。
这两个和尚都穿着褐色的僧衣,脚踩一双灰色棉布鞋,一个长了张圆圆胖胖的脸,大肚子随着脚步一颤一颤的,很是喜乐;另一个长得高高瘦瘦的,长得颇为清俊,面相虽太过严肃了些,眉眼间的戾气却已经消了不少。
这两和尚便是海言和不念。
三年前,什罗教覆灭之后,他们离开了西域,走走停停的,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到了婆罗多国,在停留了几个月之后,战争便爆发了。他们的武功虽高,却不擅长打架,一路走一路救人,救活人,也救死人,救婆罗多人,也救大昭人……就这么一路走到了吐蕃。
不念看了眼西方的山峦,道:“战火似乎在渐渐平息。”
海言道:“因为那个人吧。唉,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以前若华也是那个样子的?”
不念道:“不一样。”
海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也不知到底是明白了什么,道:“听说西域又生了乱子,回去看看?”
不念道:“如今哪里没乱?”
海言乐呵呵的笑了,道:“心不乱即可。”
不念瞧了他一眼,“小师弟的优昙幻境可是大成了?”
海言摆了一双肉乎乎的手掌,“还没啊,不过忽悠人是够了的。”
下了雪峰,不念回头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