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办法?”和安好奇的问道。
魏遐之吐出四个字,“引蛇出洞。”
“要怎么做?”
“抛出一个饵来引诱他们,倘若太子一事与两位皇子无关,他们便不会有所行动,否则……”
和安顿时意会的接腔,“就会有人急着想要毁掉你放出来的那个饵。”
某日,一群侍卫小心的押送一人进大理寺。
李耀平对狱丞交代道:“此人是钦命重犯,丞相有令,命大理寺严加看管,禁止任何人探视,所有的一切饮食,皆会有专人送来。”
那狱丞应了声后,接着探询道:“李侍卫,不知此人犯了何罪?”
“事关机密,狱丞大人无须过问,待丞相禀明皇上后、便会提他到御前,由皇上亲自审问,你只要记住,此事不得泄露出去。”交代完,李耀平留下几名侍卫看守,便离开了大理寺。
回到丞相府,李耀平马上来到书房向魏遐之覆命,“大人交代的事,属下巳办妥。”
先前他们送进大理寺的并非真人,而是用稻草伪装的假人,不让狱丞送吃食和饮水过去,就是怕被发现。
魏遐之颔首,接着吩咐道:“京里要乱了,你让府里的侍卫暂时取消休沐,严加防备,待此事了了,休沐再加倍补之。”
京里已风雨欲来,很快的,这表面上的平静就会被打破,而他这引蛇出洞之策,将会是个引线,引爆那场混乱,不过长痛不如短痛,也该有个结果,结束这场夺嫡之争。
“是。”李耀平应了声后,犹豫一瞬,试探的问道:“可是终于要见真章了?”
“差不多是时候了。”只剩两个皇子,只有一人能问鼎大位,究竞最后谁能脱颖而出,端看两位皇子的手段了。
和安也很紧张,等着看魏遐之的引蛇出洞之计,究竟会引出谁来。
但她和魏遐之怎么也没想到,一日后的深夜时分,竟会听到皇宫里的宫钟大响,那是皇上驾崩时才会敲响的丧钟。
被钟声惊醒,魏遐之神色凝重,匆匆换上朝服,连夜进宫。
所有三品以上的大臣也都先后抵达宫中。
和安无法再安睡,换了衣裳来到前厅,等着宫里传回来消息。
引蛇出洞之计才刚施行,都还未抓到那条蛇,皇上竞忽然殡天,这样接下来也不用再抓蛇了,但皇上在这时驾崩也太突然了,让人不得不怀疑,这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阴谋。
按照书里的剧情,皇帝不该这么早就归天了啊?
和安不安的眺向深蓝的夜空。
不久,外头突然传来喧哗声,赵总管神色匆匆的进来禀道:“和安姑娘,城里戒严了,婪卫军四下在捉拿人。”
“禁卫军在捉拿什么人?”和安讶异的问。
“听说是叛乱之人。”
“这城里哪来的叛乱之人?”
赵总管素来堆满笑意的脸庞,此时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他压低嗓音道:“怕是宫里生变了。”
和安神色一凛,“你说宫里?莫非皇上的死有问题?”下一瞬,她随即想起一件事,“我听遐之说禁卫军的统领早已暗中投效五皇子,难道是五皇子他……那二皇子呢?”
“依奴才猜测,那些禁卫军约莫就是在捉拿二皇子一党。”
她心下一紧,难掩担忧地道:“那遐之在宫里会不会有危险?”
赵总管忖道:“皇上驾崩,进宫的不只丞相,还有许多大臣定也都去了,想来五皇子暂时不会拿丞相和这些大臣如何,只会先将他们控制起来,待除掉二皇子一党,才会放他们回来。”
听到赵总管这么说,和安慌张的心稍稍镇宝下来。“想不到这回引蛇出洞,竟引出这么毒的一条蛇来。”
五皇子不去毁了那证人,竟然釜底抽薪,直接跑去宰自己的父皇,接着只要再拿出诏书,当成皇上遗诏,他就能名正言顺登基继位。
她不得不佩服五皇子的胆识,果然应了魏遐之先前说的那句话,大奸似忠。
她现在只希望五皇子在除掉二皇子之后,别把皇上下令调查太子一案的事,怪罪到魏遐之头上。
与此同时,魏遐之与众大臣都被关在宫里的太明殿,看着五皇子武哲,领着一名皇上身边的内侍太监,宣读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