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子里,是一位青衣男子,眉目间和敬夫有几分相似,手边茶香袅袅,衣袂飘飘,指触琴弦。
曲终了,他抬起眼,看看敬夫,又望向一旁的我,眼里了然,唇边微微笑意。
我上前一步,施礼道“早闻琴音湖上妙音曲,今日弋安唐突,还望兄长莫要见怪”。
“弋安公主以和曲为媒”他走下亭子,望着我,眼里颇有赞赏之意,“看来敬夫所言不虚”
我望向敬夫,他倒是佯装不知。
“轩辕不比弋国,这里的冬季更为寒凉,暖暖身子”言罢,示意面前斟好的热茶,手抚着琴身,悠悠鸣音,薄雾缭绕着远方的青山,湖上的几只白鹅优雅地伸着颈子。
我端详手中的茶具,竹子制成,外壁刻着雕花,杯内的茶水颜色清淡,冒着热气,放在唇间轻咂一口,茶香中混着清晨湖面上淡淡的寒凉。
“如何?”元夫问道。
“秋末冬初的第一眼泉水配上初生的翠竹”敬夫解释道,转而向元夫“兄长如今越是会品茶了”。
“半晴天光,清凉风亭,又有良人为伴,茶水也是格外沁人”元夫又添了些新煮的茶水。
言语间,一个身着湖蓝衫裙的女子浅笑盈盈地走进来“可是弋安妹妹?”
身姿窈窕,举止间尽显风雅,我仔细打量着,发髻简单地用一支木钗挽起,略施粉黛,眸子灵动,巧笑嫣然。
“余音姐姐”我起身回礼道,这琴音湖上的女子,想来应是轩辕元夫的那位佳人。
她牵起我的手,引我下去“今日捕到了一只大红鱼,安妹妹不妨随我去看看”
楼下的锅碗炊具一应俱全,一侧的大缸中,游着四五条大鱼,红色的,黑色的,另一侧放着捕鱼的工具,外面晒着网。
“出锅了”她盛出刚蒸好的鱼,四下里找些什么“呀!藕粉用完了”
“余音姐姐”我上前“我看外面有些浮萍草,加些糯藕,熬成糊状,浇在上面,有藕粉的效果”
“你会做饭?”她似乎有些没想到。
“在弋国,偶尔做一些,只是不怎么好吃”
“妹妹谦虚了,能知道浮萍草和藕粉,看来殿下有口福了”她想起什么似的,在一侧小屉取出一个小盒,递给我
“上次忘记给殿下,这个是防伤寒的药膏,我和元夫久居湖上,确有奇效”
“王爷…他…”他受伤了么?我怎么从未看出。
“弋安妹妹不知?”余音姐姐转而言道“难怪,殿下总是喜欢自己忍着,想来也是不愿你担心的。”
我倏地想起那日他迎亲时,身上那若有若无的草药味,原来他身上有伤。
“我只知殿下回朝时出了些意外,伤了腿,这些调养应是好的差不多了,只是这天越发冷了,还是以防万一的好”
“弋安先代王爷谢过余音姐姐了”
她握着我的手“殿下素来不喜形于色,只是今日,却是难得的开心,看来,妹妹在殿下心中的分量不轻呐”
我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接她的话。
她浅笑“怎么?还不好意思了?”
我连忙接过那盘蒸鱼,急匆匆地向楼上走去,想来那时的我,脸庞一定是绯红的,估计,都红到耳后去了。
☆、第五章
一
近黄昏的时候,我和敬夫乘船离开,天边的彩霞映着斜晖,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是一番暖意,小船渐远,隐隐约约能见亭中两人下棋的身影,这样的落日余晖里,有一人心者相伴,没了俗事杂物,过着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生活,实为让人艳羡。
“若是喜欢,我们以后便常来走走”他牵着我的手,走在小路上,一丝丝落日余晖洒在我们的身上,身后是淡淡的影子。
“以后?”我驻足。
“是。”他复又牵着我向前走去“等到开春的时候,我们来赏桃花,那个时候满山都是粉色,夏天我们可以来钓鱼,湖底的鱼有这么大”他向我比划道。
看他小孩一般的样子,我不禁扑哧笑出声来。
“开心就好”他像是如释重负一般,也随着我会心而笑。
想想,自嫁入轩辕,我似乎还从未笑过,倒是他,一直在逗我开心。
“王爷”我叫住他“为何?为何这般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