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绣宫深/东宫路_作者:何以言(121)

2018-03-17 何以言

  主仆相见,热泪盈眶,老冯叔激动的小跑出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般,盯着赵睿璘看了许久,才道:“七皇子,真是您回来了?”

  赵睿璘自然的多,一番浅笑,将手里的酒坛子扔给随着出来的小厮,张开手来,给了老冯叔一个拥抱,道:“老冯叔,我回来了。”

  老冯叔一边高兴的将赵睿璘引回府里,一边说道:“老奴收到七皇子的信说这几日就要回来了,便就赶紧的吩咐着人将宅子打扫了一遍。原先府里的那些丫鬟小厮都已经走了,现在这些都是老奴临时招来的……”

  赵睿璘点着头,老冯叔又领着赵睿璘在府里兜转了一圈,他是怕赵睿璘太久没回来了,都忘记府里是什么样子。又让丫鬟小厮都集合在院子里,一个一个的叫名字,让赵睿璘先认着。

  “桑榆?”叫到桑榆的名字时,桑榆站出来,赵睿璘看了桑榆一眼,嘴里囔囔了一句。

  老冯叔一喜:“七皇子喜欢这姑娘?她是来府里做短工的,七皇子若是喜欢,老奴便就让人去将这姑娘留下伺候七皇子。”

  赵睿璘只道:“模样长的不错。”却没在说别的。

  认过府里头的丫鬟小厮后,赵睿璘一人坐在桂花树下的大石头上喝酒,空气中已经不复桂花的香气,赵睿璘却是一番痴迷的模样。

  老冯叔过来问他:“七皇子这番回来,不会再走了吧?”

  赵睿璘摇了摇头:“还不知道,许是走,许是留。”

  第八十章 喝酒

  皇室里的争斗,他没有兴趣,他回来只是因为在外面累了,在怎么厌恶这盛京和皇宫,这儿到底他的家。这次回来,走不走,尚且无定数,若是东宫之位定了下来,皇室里的争斗落幕了,也许,他就不会再离开盛京了。

  想到此处,赵睿璘又灌了一口酒,同老冯叔道:“那位叫桑榆的姑娘,等府院打扫好后,便就辞了她吧。”

  老冯叔不解:“老奴瞧着七皇子您似乎对桑榆姑娘很不一般,怎么不将她留在府里?”

  赵睿璘解释道:“那桑榆姑娘单从姿色上来看,就绝非俗品,看她言行举止也是进退有宜,应当是有人特意安排到府里来的。老冯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安排她进来的人意欲何为,把她辞了就算了。”

  老冯叔听赵睿璘这一说,点了点头:“明儿,我便给她结了工钱,让她走人。”

  赵睿璘又嘱咐了一句:“钱别少了人家的,原先是多少,还得是多少,不能少也不能多。”

  老冯叔道:“老奴知道。”

  赵睿璘回府的消息片刻便传到了皇宫里,赵玳安派了高得明来七皇子府宣赵睿璘进宫觐见。

  赵睿璘舍了酒坛子,却是掩不住一身的酒气,高公公掩着鼻子,皱眉道:“七皇子这般进宫怕是要触怒圣驾,惹得皇上不高兴。”

  可眼下进宫是必然的,赵睿璘这一身的酒气片刻也散不掉。高公公无奈,只得等赵睿璘回屋子里清洗一番,另换身衣裳再进宫。

  此番,酒气却是少了不少。

  一路上,高公公也甚是唏嘘,同赵睿璘道:“七皇子这得有快四年没回来了吧。”

  赵睿璘仰头看了看天空,道:“差不多吧,记不清了。”

  高公公叹了声:“唉,七皇子在盛京的日子加起来怕是也没两年,皇上现在年纪大了,就想着与几位皇子多聚聚,在一块说说话,而并非是为了争储才进宫看他老人家。”

  赵睿璘笑道:“皇权至上,人人都想争取,皇室之中妄莫谈亲情,父皇身处其为,应当早就晓得才对。”

  高公公道:“还是七皇子看得开啊,虽说皇上也是明白这个理儿,可皇上到底也想像普通老百姓家一般父慈子孝,儿孙满堂。皇上他也只是个老人罢了。”

  赵睿璘看了眼高得明,戏道:“高公公,您今儿的话有些多。”

  高得明晓得多言,忙扇了自己几个耳刮子,不敢在多说,引着赵睿璘往紫宸宫去。

  到底是父子,又有好些年没见,赵睿见赵玳安却是比四年前苍老了不少,鬓角已霜白,他坐在高位之上,认真的批阅着奏折。

  听着声响,赵玳安放下奏折,抬起头来。高公公弓着身子小声的道:“皇上,七皇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