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睿璘劝了虞瑾一句:“既是这样的渊源,三哥将她纳为侧妃也是情理之中,左右不过是报恩,到底她是救过三哥的,三嫂你也该是好生对待着才是,怎还吃味上来了。”
饶是赵睿璘说的对,旁人看来赵崇珩不过是为报恩罢了,可虞瑾心里明白赵崇珩以前对倾芜如何的好,不过是假装,唯独桑榆,那才是他心里爱的姑娘。
虞瑾摇了摇头,赵睿璘说的风轻云淡,怎及她心头的半分沉重。
突然的,赵睿璘盯着虞瑾,认真的问道:“三哥并非是正的痴傻,可是如此?”
猛的,虞瑾被问住了,讶异的抬头看着赵睿璘,许久之后才言语闪躲的道:“七皇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赵睿璘一本正经:“先前将桑榆姑娘安排在本皇子府中的人,应当是三哥吧。众多皇子之中,唯独本皇子尚未娶妻,又是无心权术之争,那桑榆姑娘无论气质还是姿色均属上乘,三哥是想着本皇子能看上那桑榆姑娘。可惜,未能如他所料,本皇子竟将桑榆打发出府,三哥这才要纳桑榆姑娘为侧妃。”
说完这些,赵睿璘再一次总结道:“三哥这一切都只源于报恩,三嫂,你不必太过介怀,日后好生待那桑榆姑娘便是了。”
赵睿璘将一切都看破,赵崇珩的伪装并不高明,只因这些沉浸于权术之中的人,有些东西便就看不到了。
不管如何,虞瑾还是小心的替赵崇珩瞒着:“三皇子虽不似外界传说的那般痴傻,却也是心智停留在八九岁的时候,不过也只是个小孩子罢了。”
赵睿璘笑笑,却是摇头,有些事不必说太破,也不必多说。
第八十二章 装病
天色愈晚,虞瑾沉浸于悲伤,未曾发觉。
赵睿璘欠身起来,看了眼院子里的雪已经停下,道:“天色不早了,三嫂还是早些回去吧,免得三哥担忧。”
醉意已散,虞瑾起身朝赵睿璘抱拳告退离去。赵睿璘一直送到府门口,还要继续送,虞瑾上了马车,转身向赵睿璘道:“天气严寒,七皇子留步吧。”
夜色朦胧,赵睿璘在外面驻足许久,看着渐渐远去的马车出神,盈白的路面上,两行车轱辘痕迹分外明显,蜿蜒绵长。
还是老冯叔轻唤了他一声:“七皇子,外面冷,回屋子里暖着吧。”赵睿璘这才回过神来,轻“嗯”了声,转身回府。
回到府中,问了前院里的小厮桑榆是否还在府中,小厮说还在,这会儿正跟赵崇珩、倾芜一块儿用晚膳。
赵崇珩像是察觉到虞瑾回来了,遣了个小厮出来问话。
“三皇子妃,三皇子说您若是还未用晚膳,便进去一同用膳,若是已经用了晚膳,便回去好生歇着,屋子里的炭火早就准备好了。”
虞瑾只道已经用过晚膳,便没去前院直接的回了自己的屋子。荣娘和瑟瑟还有几个丫鬟围着炭火炉子烤着红薯干,红薯是切成了片用铁块架着,放在炭火上烤的。
荣娘见虞瑾回来,忙放下手里烫得厉害的红薯干,起身来替虞瑾解下身上沾惹着寒气的披风,将早已备好的小暖炉递过去给虞瑾捧着,瞧着她的脸被冻得通红,嘴唇也有些发紫,道:“这屋子里虽是暖和的,您还是快到火边上来暖暖。”
说着,先前围着火炉子的丫鬟全然散开了,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虞瑾和绯衣在火炉子边上暖了一会儿,这会儿肚子也饿了,便又让荣娘吩咐下去在小厨房里随意做几个菜。
等虞瑾用了晚膳后,因着快到年关了,几个地方的生意都将账本送了过来,虞瑾将赌坊、绸缎庄、米铺、保和堂、济世堂等几处的账本略微的翻看了眼,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正要熄了灯准备睡下时,荣娘敲了房门,说赵崇珩过来了。
虞瑾开了门来,看着赵崇珩站在外面,满身寒气,墨色的衣袍,拉长的影子,映射在皑皑白雪上,孤立落寞。
不知怎的,虞瑾心中的怨气少了些,只剩下酸涩。将门打开了些,寒风灌入,刺骨的厉害,虞瑾道:“你进来吧。”
赵崇珩却是道:“不了,我来说几句话,说完便走。”
虞瑾咬了咬牙,道:“那你说吧。”
赵崇珩舒冷的道:“我已安排好桑榆在府中住下,明日一早,你便随我入宫去见母妃,将纳桑榆为侧妃的事情同母妃说。我希望你届时能够大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