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生缘_作者:佟荨(52)

2018-03-13 佟荨

  长孙懿说这些话,用的是很认真语气,在她设想中,王聆歌的反应可以是各式各样的,譬如大怒,责问她怎么能将自己的一腔“真心”用回报来衡量,譬如沉默,接受她的意见,譬如委委屈屈,地表示自己不是这样的想法。其实,如果王聆歌真的只是提前站队,那长孙懿还是会有些许失落

  然而王聆歌只是微微笑了一下,依旧淡然:“就如同懿儿自己选择了去苦县一样,我也是自己选择跟随懿儿的,如果非要说我有什么想要的,那大概就是一直跟着懿儿吧。”

  长孙懿:“……你等我回来再跟着也一样。”

  王聆歌:“我觉得不一样。”

  长孙懿:“……”

  不管如何,最终王聆歌得偿所愿,长孙懿的态度也很明白,爱跟跟,死活不管,后悔的话随时可以离开,不过,若是到了苦县,想离开便不那么容易了。

  长孙懿的想法,是打入苦县内部,直接从县令处着手,而若有王聆歌在身边与她假扮姐妹,总比她孤身一个女子容易得多。所幸在此之前,长孙吟手上那把名为长孙懿的刀尚未正式出鞘,不然,要以女子之身混入苦县,怕是不比男子容易——不能说长孙懿自傲,她的能耐,不仅长孙懿清楚,她自己也清楚。

  离开沿江前往临江之前,王聆歌应澹台毓秀的要求奏了一曲,依旧是相思,王聆歌的琴艺是十多年实打实磨出来的,加之天赋不低,澹台毓秀和长孙茗月连同长孙懿都结结实实被她惊到了,而之后,长孙懿看向她的眼神更为复杂,王聆歌却是泰山压顶我自岿然不动,去意已决。

  不过,听过了王聆歌一曲,澹台毓秀则是有了新想法。

  原本长孙懿是反对的,只是在澹台毓秀与王聆歌的极力支持之下,事情还是与她本身的设想出了偏差,长孙懿原本只打算装作被澹台毓秀苛待过的绣娘——澹台毓秀在临江是临江第一绣庄的掌柜,与宁都锦绣山庄的庄主有着亲缘关系,在她们的圈子里可以说是领军人物——而长孙懿则是被这个领军人物针对排挤的可怜孤女,一并对澹台毓秀的夫家长孙氏恨之入骨,得知苦县坚持抵制长孙氏的招安,不远千里前往。

  而王聆歌加入之后,便有了别的选择。据澹台毓秀收到的消息,苦县的县令夫人犹爱琴,当年也是做琴女时与苦县县令相遇,石材脱离了困境,故而王聆歌与长孙懿是以长孙吟父亲府中趁乱逃出的琴女及其妹妹的身份流落到苦县卖艺的。

  而苦县茶馆春风楼新来了一个落魄琴女的事,也很快传到了县令夫人耳中。

  王聆歌和长孙懿被请到了县令府中,一切进展,都要比想象之中顺利。

  而实际上,这县令虽说对大临有些偏执了,却不见得不是一个好县令,苦县的生活水平不算差,县令家较之长孙懿从前见过的其他要清苦许多,对于两个外来女子,也依旧是好好招待着,并不会因为对方来历不明就万分苛待。而县令夫人本身虽是诗书人家,却也混得清贫,在遇着县令之前,全副身家也就剩了母亲给她的琴。两夫妇知恩,也一向是乐善好施的。

  只是不知为何,父母官好,百姓面上却还是愁苦。

  王聆歌与长孙懿以姐妹相称,也是被安排在一处的,就身份而言,并没有露出破绽。

  只是县令夫人仿佛身体不太好,近来有些咳嗽,也发热,汤药不止,与王聆歌见面聊天时也不愿耽搁太久,急急地就叫王聆歌离开,甚至都没有见长孙懿一面。

  种种症状,都叫王聆歌想起了当年长孙懿火烧苦县的缘由。

  县令也见了王聆歌两面,王聆歌关心过县令夫人的身体情况,却叫县令硬生生转了话题。

  长孙懿出行不受限制,每日白天便也出去买些吃食或是小玩意儿回来,晚上二人一合计,发觉这苦县中许多百姓家中都有人生病,而便是街上的小贩,也渐渐有人因身体不适而不再出摊。

  这不是好兆头。

  交换过消息之后,两人皆是心情沉重。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看到这里的你~

  ☆、相思为信

  最初的时候王聆歌还企图粉饰太平,先安抚住长孙懿,只是有时候哪里瞒得住?王聆歌自己也不清楚,长孙懿到底懂多少东西,会多少东西,不过,若当真只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姐,或是一个只知蛮力的莽夫,后来又怎能受长孙吟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