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又把掰掉青玉米的,那一片玉米荄子割掉,土地平整出来,种上白菜。
空间又扩大了一些,但是跟以前的速度比差远了。晓晓觉得这样也不错,省得太累。
就这样空间里的产出也是惊人的,香稻都攒了几千斤了,水果罐头也已经好几十坛了,那可都是十斤装的。可是没办法,还在继续。
晓晓和韩林商量过了,两个人在去找老工匠,让帮盖个仓房,大一点的没关系,可以储存粮食用。
回来之后,韩林就在那冥思苦想,也不知道为什么?
看着半天,坐在那里默默无语的韩林,晓晓觉得纳闷儿?这货今天怎么了?
想想又提醒韩林,快七月半了,咱们要去给爹娘上坟,让他去山下的杂货铺,买些纸钱。
韩林答应着,就领着黑子出门去了。还没走出来多远,就看见二姨娘俩在割草,“二姨!”“哎!大林干啥去啊?”“去山下买些纸钱,明个儿好给我爹娘上坟。”
二姨听见这些话沉默了,姐是个没福的。自己这个二姨都跟着借光了,何况是姐姐这个正经婆婆!唉,不想了,想多了都是眼泪。
栓子年纪还是小,纵然是少年老成,但还是有孩童的一面。自从上山以后就没下山过。现在听见表哥说下山去,还不是办正事儿,就有点跃跃欲试。
韩林看出来栓子的小心思,“栓子,跟哥一起去不!”“去!”栓子扔下手里的镰刀,就雀跃的跑到韩林身边。
二姨看着一天比一天开朗的儿子,嘱咐着,要听表哥的话,别给表哥添乱。
“知道了娘!”栓子拉着长长的尾音。欢快的跑在韩林前面。
兄弟两个有了伴儿,尤其是栓子,就像是放出笼的小鸟。欢快的,叽叽喳喳的一路问个不停,看什么都新鲜。
以前被生活所迫,每日里跟娘亲一样,为生计发愁。现在不同了,每天有表哥表嫂帮扶着。不仅吃得饱,穿得暖,偶尔还有点心吃。这是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现在却是,实实在在的出现在自己身上。现在每天看着娘亲舒展的眉头,栓子的欢乐也一天比一天多。
现在的路好走了,走到榆树屯的时间就更短了,兄弟两个很快就来到了杂货铺。
韩林买了两刀纸钱,和五斤白糖,做罐头的糖又没有,做的多,用的就快。
韩林又大方的问栓子,有想买的没有,栓子看看柜台上的吃食,果断的摇头。
出了杂货铺才小声说,“看着就没有表嫂做的点心好吃。”一想想表嫂做的点心,口水就要流下来。
兄弟俩说的认真,根本就没注意对面有人走了过来。还好韩林在山林里跑惯了,警觉性比较高,感觉不对,就闪身出去。
就听“哎呦!”一声,一个年轻的女人就摔在了地上。
还没等韩林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那个女人就坐在地上又哭又嚎,引来了可街筒子的人。
虎子看见是韩林,扭头就往宋家跑,还没进院门就开喊,“大妈,不好了,李家那个小寡妇,坐地上连哭带嚎的,说大林哥撞了他。”
杨氏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这个不要脸的狐狸精,这,是想讹上咱们大林。当家的,你去山上告诉晓晓,我去村头去看看,你快去快回。”
两口子分头行动,等杨氏跑到村头,人已经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
杨氏扒开众人,挤进去一看。那李小花坐在地上,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在那哭诉。
韩林和栓子站在那一动不动,尤其是韩林,面无表情的看着周遭的一切,仿佛此事与他无关。
反观栓子,小小年纪,脸上却呈现出厌恶和鄙视。
看见杨氏出现,大家都安静下来,只有李小花,还在那装模作样的抽泣。
“怎么回事?”杨氏沉着脸问李小花,“他…他…”然后装着多委屈的样子,低着头不说话。
“她就是想讹人,我和表哥走的好好的,她就冲过来,表哥躲开她,她就自个儿坐地上开嚎!”栓子一语道出实情。
大家看看韩林,又看看李小花,哦!瞬间大家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有的就开始调侃,“李小花,你眼光还挺高呢!”也有的不怕事儿大。“那也没准儿,天下哪有猫不吃腥的。”李小花等的就是这样的话。又开始装模作样了,在地上干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