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周侧重重包困的禁卫,她一步一步,缓缓步上刑台,“但若陛下不肯交出舍妹与莫钰二人,那便不一定了。”
“就凭你?”
“没错。”她静静屹立,素手微翻,现出一枚晶亮的信折,火光灼灼。
“我的人已将南山包围,只要陛下肯答应我,交出舍妹与莫钰,并允十日内,放我们出城且不用追捕令,我便立即命人撤退。但若是陛下不愿,我便会立即引燃信折,发出信号。待到南山大火一起,恐怕伤亡的,便不止舍妹与莫钰二人了。”
李复瑾的面色倏然冷凝,“你威胁朕?”
“就算是吧。”她静静道,手中信折轻扬,颌首微仰,“陛下的选择是?”
静静凝视,李复瑾默不作声地抿唇,刹那,握紧了拳。
【卷三·完】
卷四·四梦倾尽天下
第145章 官云
官云峰,并非是一座普通高耸的山峰。
这一处地带处于凉、代、夏三国交界的关隘,乃三国之间一道最坚固、最有力的天然屏障,不受任何一国管辖,又共受三国供奉。这一带受地势影响,山势连绵,重峦叠翠,山崖连延着高谷,一直延续得极其旷远。官云峰便处在群山之间,乃此处山地中最为高耸的奇峰,遥远相望,峰颠云缠雾绕,众山览小,可谓天然雕成。
有关官云峰的传说,这百十年间一直自三国间流传甚广。传闻官云山地带崇山峻岭,地势险要,且山林深谷奇珍野兽遍布,从无有人可自行通往。也就因着如此,官云峰亦是为平衡三国间战起的障蔽。直到近百年前,一位青年只身一人,自数月内独闯官云山,登顶官云峰——至此,名动天下。
传闻那青年其实乃一国之开国将领,自国安民定后,不知何故,封剑隐退,孤注一掷攀顶官云峰,闭关修习道学。至那之后,青年的名声便逐渐流传。青年自封道号“君鸿鹄”,自峰顶起建官云观。他在乱世收养弃子孩童,受其武艺谋略,桃李遍天。更有甚者,传说他曾自一次代魏之战中助魏对敌,凭借一己之力助国况已衰的前魏一举击败强代,至此,使官云峰成为名动各国的盛道灵山。
从那以后,各国内无数仰慕者纷纷远道而至,特来进香陈愿,拜谒官云观鸿鹄道人。更有皇室世族之家,将族中孩童送予官云峰习学,祈盼可得鸿鹄道人的些微指点,以得保家治国、振国兴邦之良策。彼时鸿鹄道人年事已高,世人皆称其“鸿鹄老人”。传言他其实早已上窥天道,飞升为先,已非凡体之身。许是他已窥叹到这天下日后的结局,故自前来求学的孩童中,挑选了最为灵慧的十三位,收于位下作为弟子。而那十三位弟子身份异殊,个个拔萃,又有各国皇室庇佑,真正令官云峰呈现鼎盛之态。
然而传说毕竟仅是传闻,鸿鹄老人早已离世,其坐下十三位弟子亦早便离山分散,不知所踪。官云峰处于红尘之中,但又自红尘方外,这些年来虽依旧香火不衰,却早已没了传说中那般兴盛。人人只道官云峰尚处每况愈下之势,却极少有人知晓,这背后隐藏的真实——
·
推开门,广常匆匆步出来,怀中的水盆一片通红,鲜血染遍。
“怎样?”慕容梓的目光方才触及那一片绯色,额穴不由自主地一跳。挥手令他将血水尽快处理。目及他身后的来人,立即脱口问询。
随后步出的男子鹤衣广袖,一身雪白道衫落上些碎的绯色血点,犹若雪地开绽的梅。迎上门外数人迫切的目光,他略讶了一讶,而后叹了一息,道:“他伤的太实在重了。”
这是众目所见的事实。一行人屏息静气,没有片分的松懈,慕容梓由他继续说下去。
“他身上共中七箭,虽都避开了要害,但其中四箭都已伤到了血脉。我已将箭镞拔出,血已止住。但他若是迟迟醒不过来,我不确定能保住他的性命。”
一番话听得人心思沉坠,众人面色一凛,久久说不出话来。慕容梓的容色有些发白,但依旧保持冷静,微默片晌,低声开口:“君芜。”她静静道:“你实话说,你究竟有几分把握?”
君芜自幼时起便承袭官云峰医阁一派,乃目前峰上医术最佳之人,其医道可同一国太医院首臣可匹敌。如若他皆无力回天,恐怕莫钰此番不容乐观。
默了默,君芜淡然道:“我能做的,都已做了。其实只要他求生欲望强烈,我完全可保他性命无恙。只是我方才探他的腕脉,发觉他脉象平和微弱,似乎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受了这几箭。这般,我便无法了。”